債務與gdp之比

債務與GDP之比是衡量一國公共債務與其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的指標。透過比較一個國家的債務和生產總值,債務與GDP的比率可靠地表明瞭該國償還債務的能力。這一比率通常以百分比表示,如果GDP完全用於償還債務,也可以解釋為償還債務所需的年數。...

什麼是債務與gdp之比(debt-to-gdp ratio)?

債務與GDP之比是衡量一國公共債務與其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的指標。透過比較一個國家的債務和生產總值,債務與GDP的比率可靠地表明瞭該國償還債務的能力。這一比率通常以百分比表示,如果GDP完全用於償還債務,也可以解釋為償還債務所需的年數。

關鍵要點

  • 債務與GDP之比是指一個國家的公共債務與其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
  • 債務與gdp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如果gdp完全用於償還債務,也可以解釋為償還債務所需的年數。
  • 債務與GDP之比越高,國家償還債務的可能性越小,違約風險也越高,這可能在國內外市場引發金融恐慌。
  •  世界銀行的一項研究發現,如果一個國家的債務與GDP之比長期超過77%,就會減緩經濟增長。

1:08

債務與GDP之比

瞭解債務與gdp之比

一個能夠繼續支付債務利息的國家——不需要再融資,也不妨礙經濟增長——通常被認為是穩定的。一個債務與GDP比率高的國家通常很難償還外債(也稱為“公共債務”),即欠外部貸款人的任何餘額。在這種情況下,債權人在放貸時往往會尋求更高的利率。過高的債務與GDP之比可能會阻止債權人完全放貸。

債務與國內生產總值比率的計算公式如下:

債務與GDP之比=國家債務總額國家GDP總額\begin{aligned}&amp\text{債務與GDP之比}=\frac{\text{國家債務總額}}{\text{國家GDP總額}}\\\結束{對齊}​債務與GDP之比=國家總GDP國家總債務​​

當一個國家出現債務違約時,往往會引發國內外市場的金融恐慌。一般來說,一個國家的債務與GDP之比越高,其違約風險就越高。儘管各國**努力降低債務與GDP之比,但在動蕩時期,如戰時或經濟衰退時期,這可能很難實現。在這種具有挑戰性的氣候下,**往往會增加借貸,以**經濟增長和**總需求。這一巨集觀經濟戰略是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的主要理想。

堅持現代貨幣理論(MMT)的經濟學家認為,有能力印製本國貨幣的主權國家永遠不會破產,因為它們可以生產更多的法定貨幣來償還債務。不過,這一規則不適用於那些不控制本國貨幣政策的國家,比如歐盟(EU)國家,這些國家必須依靠歐洲央行(ECB)發行歐元。

世界銀行的一項研究發現,債務與GDP之比長期超過77%的國家,經濟增長明顯放緩。明確地說:超過這個水平的債務每增加一個百分點,國家經濟增長就會損失1.7%。這種現象在新興市場更為明顯,在新興市場,每增加一個百分點的債務超過64%,每年都會使經濟增長放緩2%。

根據美國公共債務局的資料,2015年和2017年,美國的債務與GDP之比分別為104.17%和105.4%。從這些資料來看,1946年二戰結束時,美國的最高債務與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為106%。債務水平從二戰後的峰值逐漸下降,然後在1970年代穩定在31%至40%之間,最終在1974年創下23%的歷史新低。自1980年以來,債務比率一直穩步上升,然後急劇上升,繼2007年次貸房地產危機和隨後的金融危機之後。

哈佛大學經濟學家卡門·萊因哈特(Carmen Reinhart)和肯尼斯·羅格夫(Kenneth Rogoff)在2010年進行了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研究,題為“債務時代的增長”,為債務與GDP比率高的國家描繪了一幅黯淡的景象。然而,2013年對這項研究的回顧發現了編碼錯誤,以及選擇性地排除資料,據稱這導致了Reinhart和Rogoff得出錯誤的結論。儘管對這些計算錯誤的修正削弱了過度債務導致衰退這一核心主張,但萊因哈特和羅格夫仍然堅持認為,他們的結論仍然有效。

美國國債的作用

美國**透過發行美國國債為其債務融資,美國國債被普遍認為是市場上最安全的債券。持有美國國債最多的10個國家和地區如下:

  • 臺灣1823億美元
  • 香港2003億美元
  • 盧森堡2213億美元
  • 聯合王國為2276億美元
  • 瑞士2300億美元
  • 愛爾蘭為264.3美元 十億
  • 巴西為2464億美元
  • 開曼群島為2650億美元
  • 日本為1.147萬億美元
  • 中國大陸1.244萬億美元

常見問題

高負債與gdp之比的主要風險是什麼?

一般來說,一個國家的債務與GDP之比越高,其違約風險就越高。如果一個國家出現債務違約,往往會引發國內外市場的金融恐慌。世界銀行的一項研究發現,債務與GDP之比長期超過77%的國家,經濟增長明顯放緩。值得一提的是,超過這一水平的債務每增加一個百分點,各國的經濟增長就會損失1.7%。這種現象在新興市場更為明顯,在新興市場,每增加一個百分點的債務超過64%,每年都會使經濟增長放緩2%。

現代貨幣理論如何看待國債?

現代貨幣理論(MMT)是一個非正統的巨集觀經濟框架,它認為貨幣主權國家,如美國,不必依靠稅收或借貸來支出,因為它們可以按需印刷,而且是貨幣的壟斷發行者。由於他們的預算不像一個普通家庭的預算,他們的政策不應該被對不斷上升的國債的擔憂所左右。他們辯稱,既然這些主權國家有能力印製盡可能多的本國貨幣來償還債務,它們就永遠不會破產,這將使債務與gdp的比率變得毫無用處。

哪些國家的債務與gdp之比最高?

截至2020年12月(source:tradingeconomics.com),委內瑞拉的債務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最高,為350,比之前的233大幅上升。這可能是由於COVID-19流行病導致的石油需求不足。其次是日本,其讀數為266,較先前的238有所上升。美國和英國分別為第十九和第二十,債務佔GDP的比率分別為108和100;

  • 發表於 2021-06-02 07:08
  • 閱讀 ( 3 )
  • 分類:金融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xkmOa0pD
xkmOa0pD

0 篇文章

作家榜

  1. admin 0 文章
  2. 孫小欽 0 文章
  3. JVhby0 0 文章
  4. fvpvzrr 0 文章
  5. 0sus8kksc 0 文章
  6. zsfn1903 0 文章
  7. w91395898 0 文章
  8. SuperQueen123 0 文章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