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意收購

敵意收購是指未經目標公司董事會同意或合作,企圖收購上市公司控股權的行為。如果董事會拒絕了潛在買家的收購要約,潛在收購者可能會採取三種行動:發出收購要約、發起代理權爭奪或在公開市場上購買公司股票。...

什麼是惡意收購(a hostile takeover bid)?

敵意收購是指未經目標公司董事會同意或合作,企圖收購上市公司控股權的行為。如果董事會拒絕了潛在買家的收購要約,潛在收購者可能會採取三種行動:發出收購要約、發起代理權爭奪或在公開市場上購買公司股票。

  • 要約收購是股東以高於當前市場價格的溢價向潛在收購方**其股份的直接方式。
  • 代理權之爭是一場爭取股東支援的運動,目的是用主張收購的人來取代董事會成員。
  • 潛在的收購者也可以在公開市場上購買股票。

理解敵意收購出價

收購要約通常是由一家公司發起的,該公司希望擴大業務,消滅競爭對手,或兩者兼而有之。該公司可能希望擴大其客戶群,獲得新的分銷渠道,擴大其市場份額,或獲得技術優勢。

積極的股東也可能出價,他們認為有機會提高目標公司的業績,並從股價上漲中獲利。

通常的第一步是向公司董事會提出收購公司控股權的要約。董事會可以不符合公司股東最佳利益為由拒絕該要約。

屆時,可能會發起敵意收購。

敵意收購投標策略

潛在收購方可以嘗試在公開市場上購買足夠的公司股票,以獲得控股權。考慮到大量收購一家公司的股票不可避免地推高其股價,這絕非易事。由於漲價原因與公司業績無關,侵略者很可能多付。

剩下兩個主要策略:

投標報價

潛在收購方可以向公司股東發出收購要約。要約收購是指以固定價格購買目標公司股票控制權的投標。價格通常設定在當前市場價格之上,以鼓勵賣方**其股票。這是一個正式的報價,可能包括報價到期視窗等規格。檔案必須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收購人必須提供其對目標公司的計劃摘要。

公司可以採取收購防禦策略來保護自己不受要約收購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代理權爭奪。

代理權之爭

代理權之爭的目標是用支援收購的新董事會成員取代反對收購的董事會成員。這需要讓股東相信管理層需要變革。如果股東喜歡更換管理層的想法,他們會被說服允許潛在的收購者透過代理投票支援新的董事會成員。如果代理權之爭成功,新的董事會成員將被任命並投票贊成收購目標公司。

敵意收購的捲土重來?

在某種程度上,敵意收購是20世紀80年代的產物,收購專家們曾多次大張旗鼓地試圖收購,後來被稱為“企業掠奪者”。從那時起,敵意收購主要發生在市場低迷之後,市場低迷使一些公司看起來像是價格誘人的目標公司。

哈佛大學法學院公司治理論壇預測,在COVID-19大流行之後,將出現另一波敵意收購浪潮。報告認為,儘管主要股市指數從流感大流行的影響中提前恢復,但許多公司仍繼續受到股價低迷的影響,這使得它們很容易遭到惡意收購。

  • 發表於 2021-06-16 10:51
  • 閱讀 ( 14 )
  • 分類:金融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V44050935
V44050935

0 篇文章

作家榜

  1. admin 0 文章
  2. 孫小欽 0 文章
  3. JVhby0 0 文章
  4. fvpvzrr 0 文章
  5. 0sus8kksc 0 文章
  6. zsfn1903 0 文章
  7. w91395898 0 文章
  8. SuperQueen123 0 文章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