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購買力平價?

比較國家間經濟生產力和生活水平的一個流行的巨集觀經濟分析指標是購買力平價(PPP)。購買力平價是一種經濟理論,它透過“一籃子商品”的方法來比較不同國家的貨幣,不能與《關懷法案》制定的薪酬保護計劃相混淆。...

比較國家間經濟生產力和生活水平的一個流行的巨集觀經濟分析指標是購買力平價(PPP)。購買力平價是一種經濟理論,它透過“一籃子商品”的方法來比較不同國家的貨幣,不能與《關懷法案》制定的薪酬保護計劃相混淆。

Image

根據這一概念,兩種貨幣處於均衡狀態,即當一籃子商品在兩個國家的價格相同時,考慮到匯率因素,貨幣是平價的。

關鍵要點

  • 購買力平價(PPP)是巨集觀經濟分析師常用的一種衡量標準,透過“一籃子商品”方法對不同國家的貨幣進行比較。
  • 購買力平價(PPP)允許經濟學家比較國家間的經濟生產力和生活水平。
  • 一些國家調整其國內生產總值(GDP)數字以反映購買力平價。

計算購買力平價

購買力平價的相對版本按以下公式計算:

S=P1P2where:S= 貨幣1對貨幣2P1的匯率=貨幣1中的貨物成本X\begin{aligned}&S=\frac{P\u 1}{P\u 2}\\&amp\textbf{其中:}\\&S=\text{貨幣匯率}1\text{對貨幣}2\\&P\u 1=\text{商品成本}X\text{貨幣}1\\&P\u 2=\text{貨物成本}X\text{貨幣}2\end{對齊}​S=P2​第1頁​​where:S= 貨幣1對貨幣2P1的匯率​= 貨物成本X貨幣1​

2:10

單擊“播放”瞭解如何計算購買力平價

各國購買力平價比較

為了對各國的價格進行有意義的比較,必須考慮各種各樣的商品和服務。然而,這種一對一的比較很難實現,因為必須收集大量的資料,而且必須進行複雜的比較。為了促進這一比較,賓夕法尼亞大學和聯合國於1968成立了國際比較計劃(ICP)。

透過這一計劃,國際比較專案產生的購買力平價以一項全球價格調查為基礎,該調查比較了數百種不同商品和服務的價格。該專案幫助國際巨集觀經濟學家估計全球生產率和增長。

每隔幾年,世界銀行就會釋出一份報告,用購買力平價和美元來比較各國的生產率和增長。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都使用基於購買力平價指標的權重來進行預測和建議經濟政策。 建議的經濟政策可能會對金融市場產生立竿見影的短期影響。

此外,一些外匯交易員利用購買力平價(PPP)尋找可能被高估或低估的貨幣。持有外國公司股票或債券的投資者可以利用調查的購買力平價資料來預測匯率波動對一國經濟的影響,從而預測對其投資的影響。

將購買力平價與國內生產總值配對

在當代巨集觀經濟學中,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指一個國家生產的商品和服務的總貨幣價值。名義國內生產總值以當前的絕對值計算貨幣價值。實際國內生產總值根據通貨膨脹調整名義國內生產總值。

然而,有些會計甚至更進一步,將GDP調整為購買力平價值。這種調整試圖將名義GDP轉換成一個更容易在不同貨幣國家之間進行比較的數字。

為了更好地理解GDP與購買力平價的關係,假設在美國買一件襯衫要花10美元,而且要花10美元€在德國買一件同樣的襯衫。要做一個蘋果對蘋果的比較,我們必須首先把€8.00美元。如果德國的匯率是15美元,那麼購買力平價將是15/10或1.5。

換句話說,在美國每花1美元買一件襯衫,在德國用歐元買一件同樣的襯衫就需要1.5美元。

購買力平價的弊端

自1986年以來,《經濟學人》一直在有趣地追蹤麥當勞公司(McDonald's Corp.)的巨無霸漢堡在許多國家的價格。他們的研究結果是著名的“巨無霸指數”。在《漢堡經濟學》(Burgernomics)——2003年一篇著名的論文中,作者Michael R。帕克科和帕特裡夏S。波拉德列舉了以下因素來解釋為什麼購買力平價理論不能很好地反映現實。

運輸成本

當地無法獲得的貨物必須進口,造成運輸費用。這些成本不僅包括燃料,還包括進口稅。因此,進口商品的售價將相對高於相同的本地採購商品。

稅收差額

**徵收的增值稅(VAT)等銷售稅會使一個國家的價格相對於另一個國家飆升。

**幹預

關稅可以極大地提高進口商品的價格,而其他國家的同類產品將相對便宜。

非交易服務

巨無霸的價格因素是不可交易的投入成本。這些因素包括保險、公用事業成本和人工成本等專案。因此,這些費用在國際上不可能平等。

市場競爭

在一個國家,商品的價格可能被故意抬高。在某些情況下,價格上漲是因為一家公司可能比其他銷售商具有競爭優勢。該公司可能擁有壟斷地位,或者是操縱價格、人為抬高價格的公司卡特爾的一部分。

底線

雖然這不是一個完美的衡量標準,但購買力平價確實允許在擁有不同貨幣的國家之間進行價格比較。

  • 發表於 2021-06-16 15:02
  • 閱讀 ( 39 )
  • 分類:金融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名義國內生產總值(gdp nominal)和國內生產總值購買力平價(gdp ppp)的區別

...成美元的GDP,除以總人口數。 目錄 1. 概述和主要區別 2.什麼是名義GDP 3.什麼是GDP購買力平價 4.並列比較——名義GDP與GDP購買力平價(表格形式) 5. 摘要 什麼是名義國內生產總值(gdp nominal)? 名義GDP是指未經通脹影響調整的GDP;...

  • 發佈於 2020-10-24 09:09
  • 閲讀 ( 54 )

生活費(cost of living)和通貨膨脹(inflation)的區別

...遍上漲。 目錄 1. 概述和主要區別 2. 生活費用是多少 3. 什麼是通貨膨脹 4. 生活成本與通貨膨脹的相似性 5. 並列比較——生活成本與通貨膨脹的表格形式 6. 摘要 什麼是生活費(cost of living)? 生活成本是指維持一定生活水平的成...

  • 發佈於 2020-10-25 03:10
  • 閲讀 ( 54 )

生活費(cost of living)和生活水平(standard of living)的區別

...不少見。 目錄 1. 概述和主要區別 2. 生活費用是多少 3. 什麼是生活水平 4. 並列比較-生活成本與生活水平的表格形式 5. 摘要 什麼是生活費(cost of living)? 生活成本是指在特定地理區域,通常是一個國家,維持一定生活水平的成...

  • 發佈於 2020-10-25 03:12
  • 閲讀 ( 64 )

收入最高的10個國家

...主要出口商品包括汽車、黃金和汽車零部件。 是什麼推動了平均收入的提高? 同樣,可支配收入不同於可自由支配收入。可支配收入是指稅後剩餘的錢。因此,改變消費習慣不會影響可支配收入。相反,提高工資或減稅...

  • 發佈於 2021-06-02 11:51
  • 閲讀 ( 50 )

生活費(cost of living)和生活水平(standard of living)的區別

...間的變化而變化。 生活成本是透過衡量生活成本指數和購買力平價來表示的。 生活費用指數 這個指數是一個假設的價格指數,用來衡量各國的生活水平。 該指數每季度提供一次,它考慮了服務和貨物的價格,允許在價格波動...

  • 發佈於 2021-06-25 01:55
  • 閲讀 ( 55 )

生活費(cost of living)和通貨膨脹(inflation)的區別

...漲——這是消費品和服務價格的上漲 紅色通貨膨脹指的是購買力平價的損失 負面影響包括:; 與持有貨幣相關的機會成本增加 由於未來通貨膨脹的不確定性而抑制儲蓄和投資 消費品和服務短缺,助長囤積 積極影響包括:;...

  • 發佈於 2021-06-26 09:44
  • 閲讀 ( 62 )
Nietzschesays
Nietzschesays

0 篇文章

作家榜

  1. admin 0 文章
  2. 孫小欽 0 文章
  3. JVhby0 0 文章
  4. fvpvzrr 0 文章
  5. 0sus8kksc 0 文章
  6. zsfn1903 0 文章
  7. w91395898 0 文章
  8. SuperQueen123 0 文章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