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智慧家居感測器保護您的家免受水損害

與智慧家居時代之前的許多主食一樣,這臺簡陋的檢漏儀已躍入21世紀。請繼續閱讀,我們將向您展示如何將smarthome洩漏檢測感測器整合到您的家庭保護裝置中,以便不僅在家裡而且在任何地方接收警報。...

如何使用智慧家居感測器保護您的家免受水損害

與智慧家居時代之前的許多主食一樣,這臺簡陋的檢漏儀已躍入21世紀。請繼續閱讀,我們將向您展示如何將**arthome洩漏檢測感測器整合到您的家庭保護裝置中,以便不僅在家裡而且在任何地方接收警報。

我想怎麼做?

水損害是嚴重和昂貴的。造成房屋水毀的最常見原因並不是經常性的磨損引起的水災,比如水管漏水、洗衣機的聯軸器失靈、公用事業水池進水和排水管堵塞。你可以購買一個智慧家居感測器來監測你家中任何漏水或水損壞的易發區域,只需支付你可能需要支付的任何水修復費用的一小部分(或保險免賠額和索賠)。

為什麼選擇智慧家居?為什麼不只是一個普通的傳統的12美元檢漏儀呢?最近我們地下室的一根舊管道發生了一個小洩漏。幸運的是,洩漏的速度很慢,正好在我們經常去的地方,但據修理它的水管工說,洩漏很快就會從滴水變成噴濺(因為接頭內部腐蝕的程度)。如果我們在家的時候發生了這種情況,一個傳統的廉價的水感測器和警報器就會提醒我們。如果這件事發生在我們週末(或更長時間)外出度假時,地下室就會被水淹沒,再多的尖叫警報也不會吵醒空房子裡的任何人。

進入智慧家居感測器。它的功能完全像一個傳統的水警報,但它是連線到您的家庭網路,可以向您發出警報,無論您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如果在我們不在的時候,我們的舊水管發生了災難性的故障,我們可以打電話給鄰居,讓他們關掉我們的水,為我們自己節省數千美元的水毀修復費用。

考慮到如果我們外出度假時那根水管壞了,我們會面臨怎樣的賬單,我們立即用D-Link DCH-S160 Wi-Fi感測器升級了水探測系統(75美元)。考慮到水修復的成本和無論你身在何處都能收到警報的好處,從傳統的12-20美元的水感測器到75美元的智慧家居感測器的躍升是完全可以忍受的。

讓我們看看如何設定系統。

工具箱裡有什麼?

該套件本身非常簡單,乍一看,它看起來或多或少像是許多傳統水感測器的外掛版本。該套件包括一個側面帶有WPS快速聯網按鈕、底部帶有RJ11電話插孔的外掛、一根延長電纜(3.3英尺長)和一根水感應導電電纜(1.6英尺長)。此外,這裡沒有圖片,有三個安裝夾,以幫助電纜管理延長電纜和/或感測器電纜,以及一個快速啟動卡。

如何使用智慧家居感測器保護您的家免受水損害

我們稍後將討論軟體設定方面的內容,讓我們來談談物理設定。配置完裝置後,只需將延長電纜**RJ11插孔(如果需要延長),然後將實際的感測器電纜**主機或延長電纜的末端。

與由兩個相距一英寸的接觸墊組成的“點”式探測器不同(因此稱為點感測器,因為它們只在它們所處的確切位置檢測水),D-Link裝置配備了電纜式感測器,如下圖所示。

如何使用智慧家居感測器保護您的家免受水損害

電纜沒有堅固的護套,它有一個螺旋形切口,切口中露出一根電線。當水接觸到電線時,它會觸發感測器;這種設計更有效,因為你可以把電線放在你想要監測的東西周圍,或者沿著底板或壁架。

說到電纜和位置,我們對電纜的長度有點擔心。總的來說,它們只有4英尺長,這似乎意味著你需要一個出口的權利,你做你的水感應放在那裡。幸運的是,您可以使用任何舊的RJ11電話延長線來延長裝置的使用範圍,而且,感測器電纜實際上是一種標準(就水感應行業對此類問題的標準而言)設計。因此,您不僅可以使用普通的舊電話線延長電纜延長感測器電纜,但在理論上,您甚至應該能夠使用更長的基於RJ11的感測器電纜,如這8英尺霍尼韋爾模型。

物理方面的最後一點注意:雖然D-Link感測器有數字警報(這是它最好的賣點),它也有一個傳統的70dB內建警報,所以如果你在家,但你的智慧**不在手上,你會聽到它嘟嘟聲**當它變溼。

安裝和配置**arthome水感測器

D-Link DCH-S160是智慧家居產品My D-Link stable的一部分,但別擔心,它完全獨立工作,不需要特定的輔助D-Link產品(如D-Link路由器、智慧集線器或其他產品)。只要你有一個Wi-Fi路由器和一個免費的My D-link帳戶,你就可以去。

第一步是下載並安裝MyDlink Home應用程式(iOS/Android)。執行應用程式並使用您的My D-Link帳戶登入(或建立一個新帳戶),然後點選螢幕中間的巨大“新增新裝置”+符號。安裝非常簡單,因為該裝置帶有一個二維碼,你可以掃描啟動過程。

注:我的D-Link,水感測器警報,和整個穩定的D-Link智慧家居產品服務是免費的,沒有訂閱費。

如何使用智慧家居感測器保護您的家免受水損害

即使你把快速啟動卡放錯了地方,你也可以手動輸入感測器背面的資訊。在這裡,您可以透過按下裝置上的WPS按鈕或手動輸入Wi-Fi憑據將裝置與路由器配對。最後一步是命名感測器。預設情況下,它具有感測器的型號;我們將其更改為普通的老式“水感測器”,但如果您有多個感測器,則可以考慮將其命名為“洗衣水感測器”。

配對後,**延長/感測器電纜。下一步我們將對其進行測試執行。

使用**arthome水感測器

測試感測器,一旦你配對並新增感測器電纜,就像潑一杯水一樣簡單。不,說真的,去喝杯水,往電纜上潑點水,確認感測器工作正常。

現在,我們要告訴你的是,我們已經測試產品和智慧家居裝置和感測器多年了,我們已經習慣了這種產品固有的延遲。這並不令人苦惱,但是,例如,如果你從網路外部向你的智慧燈泡傳送一個命令,那麼當命令在網際網路上跳轉、被裝置的雲伺服器處理等時,你至少會有5秒鐘的延遲。

如何使用智慧家居感測器保護您的家免受水損害

D-Link DCH-S160的響應時間非常快。快得讓我們大吃一驚。我們把所有的東西都準備好,把電線放好,然後在電線上潑上少量的水。內建的警笛響了,這並沒有嚇到我們(正如我們預期的立即反應),但幾乎在同一時間,我們口袋裡的**振動與通知警報。從我們的模擬漏水到**上的推送通知時間不到一秒鐘。(注意時鐘上的時間,指示我們拍攝螢幕截圖的時間,以及警報的時間。)

一旦水被觸發,物理警報將持續響起,直到您從水中拔下電線或拔下感測器電纜。在推送通知方面,它會向您傳送第一個即時警報,然後每五分鐘傳送一個警報,只要水源存在。


D-Link不僅是第一家將Wi-Fi感測器推向市場的主要網路/家庭產品供應商,而且其產品售價為75美元,大大低於更復雜、使用者友好度更低的網路解決方案。標準佈線的增加以及免費(且不受限制)的監控和通知使D-Link DCH-S160成為目前同類產品中最具價值的產品。

圖片來源:D-Link。

 

  • 發表於 2021-04-10 06:29
  • 閱讀 ( 48 )
  • 分類:網際網路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透過以下7個步驟保護您的電子產品免受水的侵害

...ndle、**或電腦更重要。閱讀紅十字會洪水安全網頁,看看如何才能保持安全。 ...

  • 發佈於 2021-03-12 15:34
  • 閲讀 ( 42 )

智慧家居省錢嗎?收支平衡需要多長時間

... 智慧恆溫器是最受歡迎和最極端的例子,如何一個智慧家居可以真正節省你的錢。它也是收回初始成本最快的裝置之一。 ...

  • 發佈於 2021-03-12 16:40
  • 閲讀 ( 56 )

關閉小屋?8款智慧小玩意確保安全

... 你可以花43美元買三個燈泡,還可以使用BeON Home的免費應用程式控制你的燈光。 ...

  • 發佈於 2021-03-12 23:29
  • 閲讀 ( 58 )

每個智慧家居都應該有6個感測器

... 有關智慧家居和安全的更多資訊,請檢視如何使用您的智慧家居裝置保持安全。如果你正在尋找更多的產品來改善你的智慧家居體驗,那麼接下來試試智慧插頭。看看智慧插頭如何讓你的生活更輕鬆、更安全。 ...

  • 發佈於 2021-03-13 08:09
  • 閲讀 ( 55 )

在緊急情況下,你需要安裝這7個智慧裝置

... 好吧,讓我們遠離那些提醒你出問題的裝置。如何幫助你更有效地處理緊急情況? ...

  • 發佈於 2021-03-13 12:31
  • 閲讀 ( 47 )

如何從頭開始建設一個高效實惠的智慧家居

...您將瞭解有關智慧技術的所有知識,包括它是什麼、它是如何工作的,以及購買或避免哪些裝置。 ...

  • 發佈於 2021-03-13 18:35
  • 閲讀 ( 52 )

智慧家居的6種重要方法

... 你如何確保你不浪費你的錢在技術為基礎的家庭改善?這很簡單——只要遵循這個指南就行了!這裡的一切,你需要讓你的房子“未來證明” ...

  • 發佈於 2021-03-14 09:30
  • 閲讀 ( 55 )

智慧家居駭客:如何設定你的裝置以保持安全

...的最新產品會很有趣呢?或者,如果一個潛在的小偷知道如何透過你的電腦或**的揚聲器傳送音訊資訊呢? ...

  • 發佈於 2021-03-14 18:44
  • 閲讀 ( 48 )

智慧家居安全系統如何省錢和保障您的安全

智慧家居技術可以做的不僅僅是開燈和開啟前門。有了智慧家居安全系統,您的技術可以保護您的家、家人和財產。 ...

  • 發佈於 2021-03-15 00:00
  • 閲讀 ( 42 )

11次科技採購你不會後悔的

...將其與自然聲音相結合,儘可能自然地喚醒你。這是科技如何改善日常生活的一個光輝例子。再也沒有驚醒睡眠的警報了! ...

  • 發佈於 2021-03-15 12:27
  • 閲讀 ( 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