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最佳科技作品,2月19日

我們都知道這種感覺。你在悲傷的夜晚失眠,或者在朦朧的週末清晨蹣跚而行,需要一些閱讀的東西,而那一堆未讀的書並不能阻止你。為什麼不從Twitter和RSS的消防水龍帶中休息一下,看看我們每週從網路上收集的關於技術、文化、媒體和未來的重要文章?當然,坐在Instapaper佇列中你會感到內疚的還有一件事,但總比再次在Twitter列表上徒勞地拉好。...

我們都知道這種感覺。你在悲傷的夜晚失眠,或者在朦朧的週末清晨蹣跚而行,需要一些閱讀的東西,而那一堆未讀的書並不能阻止你。為什麼不從Twitter和RSS的消防水龍帶中休息一下,看看我們每週從網路上收集的關於技術、文化、媒體和未來的重要文章?當然,坐在Instapaper佇列中你會感到內疚的還有一件事,但總比再次在Twitter列表上徒勞地拉好。

007Ys3FFgy1gpr3wh7rjoj30hs0bs0un

論視覺

羅斯·安徒生講述了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故事,這是一個跨越文明的探索,以擴充套件人眼的能力。

洛杉磯書評:羅斯安德森-金眼

The search for life among the stars will hang suspended in the imagination, an impotent question posed to the sky. Science asks a mythic task of America: that she coil the strength of her economy and sling a golden mirror into cold space.

論圖書館

本月早些時候有訊息稱,加州圖書館的州資助已經取消,於是MetaFilter上出現了一條活躍的線索,使用者codacorla寫了一篇令人大開眼界的關於數字鴻溝的個人故事。

元過濾器:codacorolla-加州夢

If you can take yourself out of your first world techie social media **art-shoes for a second then imagine this: you're 53 years old, you've been in prison from 20 to 26, you didn't finish high school, and you have a grandson who you're now supporting because your daughter is in jail.

論閱讀

蒂姆·帕克斯認為,電子書可以提供閱讀體驗,而不是“拜物教滿足”的束縛,這讓我們更接近“文學體驗的本質”。如果在Kindle上註釋文字更容易,那就更容易了!

紐約書評:蒂姆·帕克斯——電子書不能燃燒

But in fact we all know that once the sequence of words is over and the book closed what actually remains in our possession is very difficult, wonderfully difficult to pin down, a richness (or sometimes irritation) tha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heavy block of paper on our shelves.

在一個拱廊專案上

馬克·奧康奈爾(Mark O'Connel)對馬丁·埃米斯(Martin Amis)的《太空入侵者入侵》(invision of the Space Invaders)的評論(除了史蒂文·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之外,沒有其他人作過介紹)讓我們整個星期都很開心。

百萬:馬克·奧康奈爾-街機專案:馬丁·埃米斯經典影片遊戲指南

His advice is to concentrate stolidly on the central business of dot-munching, and not to get distracted by the shallow glamor of the fruits: "Do I take risks in order to gobble up the fruit symbol in the middle of the screen? I do not, and neither should you."

論部落格

還有什麼比在情人節部落格上給你最喜歡的科技部落格寫一篇更能結束這周的方法呢?

Gizmodo:Mat Honan-科技部落格,情人節快樂

There's been so much hate and self-righteous indignation in tech blog circles lately. Name calling. Ugly accusati***. Petty bickering. It's even divided good friends, brother against brother. Can't we all just get along?

你想在下週的版本中看到你最喜歡的嗎?把它們發到@thomashouston或者在下麵的評論中分享。

  • 發表於 2021-04-21 09:26
  • 閱讀 ( 50 )
  • 分類:網際網路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本週最佳科技作品,1月8日

...這比在Twitter列表上白費力氣好。 在youtube上 本週早些時候,《紐約客》(newyorker)對YouTube、網路電視和谷歌在專業內容上的巨大投資的深入展望是閱讀的關鍵。 紐約人:約翰·肖布魯克-流式夢想 "We’re absolutely nothin...

  • 發佈於 2021-04-20 22:01
  • 閲讀 ( 47 )

本週最佳科技作品,2月5日

...facebook上 亞歷克西斯•馬德裡加爾(Alexis Madrigal)在談到本週Facebook IPO訊息時指出,該公司未來的一個重要資料是:每個月活躍使用者的收入較低。 大西洋報:亞歷克西斯·馬德裡加爾——以下是Facebook IPO申請中的重要數字 So, i...

  • 發佈於 2021-04-21 06:28
  • 閲讀 ( 54 )

本週最佳科技作品,2月12日

我們都知道這種感覺。你在悲傷的夜晚失眠,或者在朦朧的週末清晨蹣跚而行,需要一些閱讀的東西,而那一堆未讀的書並不能阻止你。為什麼不從Twitter和RSS的消防水龍帶中休息一下,看看我們每週從網路上收集的關於技術、...

  • 發佈於 2021-04-21 07:59
  • 閲讀 ( 54 )

本週最佳科技作品,2月26日

我們都知道這種感覺。你在悲傷的夜晚失眠,或者在朦朧的週末清晨蹣跚而行,需要一些閱讀的東西,而那一堆未讀的書並不能阻止你。為什麼不從Twitter和RSS的消防水龍帶中休息一下,看看我們每週從網路上收集的關於技術、...

  • 發佈於 2021-04-21 11:05
  • 閲讀 ( 50 )

本週最佳科技作品,3月4日

我們都知道這種感覺。你在悲傷的夜晚失眠,或者在朦朧的週末清晨蹣跚而行,需要一些閱讀的東西,而那一堆未讀的書並不能阻止你。為什麼不從Twitter和RSS的消防水龍帶中休息一下,看看我們每週從網路上收集的關於技術、...

  • 發佈於 2021-04-21 13:21
  • 閲讀 ( 43 )

本週最佳科技作品,3月11日

我們都知道這種感覺。你在悲傷的夜晚失眠,或者在朦朧的週末清晨蹣跚而行,需要一些閱讀的東西,而那一堆未讀的書並不能阻止你。為什麼不從Twitter和RSS的消防水龍帶中休息一下,看看我們每週從網路上收集的關於技術、...

  • 發佈於 2021-04-21 14:58
  • 閲讀 ( 51 )

本週最佳科技作品,3月18日

...utcry over its potential for invading Americans’ privacy. 關於**時鐘 本週的《紐約客》將介紹克裡斯蒂安·馬克萊是如何**《時鐘》的,這部24小時制的電影挖掘了電影歷史,在銀幕上呈現了數萬條對當前時間的引用,從迷失在翻譯中到排斥...

  • 發佈於 2021-04-21 16:29
  • 閲讀 ( 49 )

本週最佳科技作品,4月29日

我們都知道這種感覺。你在悲傷的夜晚失眠,或者在朦朧的週末清晨蹣跚而行,需要一些閱讀的東西,而那一堆未讀的書並不能阻止你。為什麼不從Twitter和RSS的消防水龍帶中休息一下,看看我們每週從網路上收集的關於技術、...

  • 發佈於 2021-04-22 04:05
  • 閲讀 ( 46 )

本週最佳科技作品,5月13日

我們都知道這種感覺。你在悲傷的夜晚失眠,或者在朦朧的週末清晨蹣跚而行,需要一些閱讀的東西,而那一堆未讀的書並不能阻止你。為什麼不從Twitter和RSS的消防水龍帶中休息一下,看看我們每週從網路上收集的關於技術、...

  • 發佈於 2021-04-22 07:15
  • 閲讀 ( 47 )

本週最佳科技作品,5月20日

...ld— now, people will come up with new ideas and compete. 在電視上 在本週《紐約》的另一篇精彩文章中,馬特·佐勒·塞茨(Matt Zoller Seitz)探討了現場反應和插曲重述的文化如何永遠改變了我們看電視的方式。 紐約:馬特·佐勒·塞茨——...

  • 發佈於 2021-04-22 08:56
  • 閲讀 ( 75 )
nophagwn
nophagwn

0 篇文章

作家榜

  1. admin 0 文章
  2. 孫小欽 0 文章
  3. JVhby0 0 文章
  4. fvpvzrr 0 文章
  5. 0sus8kksc 0 文章
  6. zsfn1903 0 文章
  7. w91395898 0 文章
  8. SuperQueen123 0 文章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