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virus)和類病毒(viroid)的區別

這種病毒是一種專性的細胞內寄生蟲,由於宿主細胞缺乏繁殖的細胞機制,它只能透過攻擊和接管宿主細胞來繁殖。類病毒是亞病毒,是傳染病最小的病原體。...

主要區別

這種病毒是一種專性的細胞內寄生蟲,由於宿主細胞缺乏繁殖的細胞機制,它只能透過攻擊和接管宿主細胞來繁殖。類病毒是亞病毒,是傳染病最小的病原體。

比較圖

目標病毒類病毒
大小10奈米至400奈米寬度2奈米,長度40-130奈米
基因組DNA和RNA核糖核酸
覆蓋衣殼缺席
主持人動物、植物植物
發現者弗里德里希·洛弗勒,保羅·弗羅什T、 哦,迪納
詞源學拉丁詞的意思是毒藥拉丁語單詞
示例普通感冒病毒、流感病毒等馬鈴薯紡錘塊莖類病毒,椰子類,卡當類病毒。

什麼是病毒(virus)?

病毒是一種由遺傳物質和蛋白質組成的小的非細胞顆粒,可以侵入活細胞。病毒是一種非細胞、無生命的結構,其蛋白質外殼稱為衣殼和核酸(DNA、RNA)核心。病毒只能在宿主細胞內複製。有些病毒被包裹在一個保護膜裡。有些病毒的尖峰有助於宿主細胞的附著。病毒亞單位是由單獨的蛋白質亞單位組成的,這些亞單位被稱為包體。對病毒的研究稱為病毒學。1897年,Beijerinck創造了拉丁名virus,意思是毒藥。他研究了過濾過的植物汁,發現它們能使健康的植物變得有傳染性。溫德爾·斯坦利於1935年將病株的汁液結晶。他發現病毒是由核酸和蛋白質組成的。愛德華·詹納在1796年發明了一種使用溫和牛痘病毒的天花疫苗。致命的病毒據說是有毒的。天花已經在世界上根除了一天。病毒比小細胞小,用奈米來衡量。直到20世紀電子顯微鏡被發現,病毒才被發現。在宿主細胞外,病毒是不活躍的,缺乏新陳代謝所需的核糖體和酶。病毒有各種各樣的形狀。有些病毒呈螺旋狀,例如埃博拉病毒。有些具有多面體形狀,如流感病毒,有些形狀非常複雜,如噬菌體。攻擊細菌的病毒稱為噬菌體。噬菌體是一類特殊的噬菌體,具有二十面體的頭部、雙鏈DNA和尾部。最常被研究的T噬菌體是T4和T7。它們感染大腸桿菌,大腸桿菌是一種腸道細菌。尾巴底部的六個小尖刺用來附著在宿主細胞上。吸附、滲透、脫膜、合成、組裝和釋放是病毒複製的模式。普通感冒、水痘、感染和感冒瘡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常見人類疾病的例子。許多慢性疾病,如艾滋病、非典、禽流感和埃博拉病毒病也是由病毒引起的。這種病毒引起疾病的相對能力是用毒力來表示的。其他疾病正在檢查中,以發現是否有病毒作為致病因素,例如人類皰疹病毒6型與神經系統疾病(如多發性硬化症和慢性疲勞綜合徵)之間可能存在聯絡。病毒對於研究細胞和分子生物學非常重要,因為它們提供了簡單的系統,可以用來研究和操縱細胞的功能。

什麼是類病毒(viroid)?

類病毒是亞病毒,最小的傳染**原體。它們是由一個沒有蛋白質外殼的環狀單鏈RNA組成的。所有的類病毒都存在於高等植物上,並在高等植物中引起疾病。一些存在於受感染的宿主細胞核仁中,而另一些存在於葉綠體中。類病毒透過RNA沉默引起疾病。有些疾病是輕微的,但有些會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有20種病毒的核苷酸序列不同。類病毒類似於從真核細胞切下來的朊病毒。著名植物病理學家西奧多·奧托·迪納於1971年在馬里蘭州貝爾茨維爾的美國農業部研究中心首次發現類病毒。他還從分子基礎上對類病毒進行了鑑定並命名。第一類病毒是馬鈴薯紡錘塊莖病的致病因子。這種病毒現在被稱為馬鈴薯紡錘塊莖類病毒(PSTVd)。類病毒由核酸組成,但不編碼任何蛋白質。類病毒的複製機制是利用RNA聚合酶II作為宿主細胞酶。人類病原體丁型肝炎病毒是一種類似類病毒的缺陷RNA病毒。類病毒感染是由於園藝或農業活動對植物造成損害後透過交叉汙染傳播的。蚜蟲傳播一些,它們也可以透過葉子的接觸從植物身上轉移。

病毒(virus) vs. 類病毒(viroid)

  • 病毒是一種**白顆粒。
  • 類病毒是一種傳染性的RNA粒子。
  • 病毒的核酸可以是DNA或RNA。
  • 只有類病毒的核酸
  • 這種病毒在遺傳物質周圍有一種蛋白質,叫做衣殼。
  • 類病毒在RNA周圍沒有蛋白質覆蓋。
  • 病毒有一個更大的
  • 類病毒的
  • 這種病毒感染所有型別的細胞。
  • 類病毒只感染植物細胞。
  • 發表於 2020-02-24 20:29
  • 閱讀 ( 18 )
  • 分類:生物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瘧疾(malaria)和西尼羅河病毒(west nile virus)的區別

瘧疾與西尼羅病毒的主要區別在於,瘧疾是由瘧原蟲引起的蚊媒傳染病,而西尼羅病毒是引起西尼羅熱的單鏈RNA病毒。 許多傳染病是由蚊蟲、蝨子、跳蚤等媒介傳播的,瘧疾和西尼羅熱是蚊蟲傳播給人類的兩種疾病。當蚊子...

  • 發佈於 2020-09-26 11:26
  • 閲讀 ( 60 )

積極的(positive)和負義rna病毒(negative sense rna virus)的區別

關鍵區別-正義和負義rna病毒 正反義DNA分別指編碼序列和非編碼序列(模板)。如果一個DNA序列直接從轉錄中得到相同的mRNA序列,則稱為正義或正義DNA。如果一個DNA序列在轉錄過程中產生互補的mRNA序列,則稱為負義或反義DNA...

  • 發佈於 2020-10-10 04:58
  • 閲讀 ( 58 )

類病毒(viroid)和類病毒(virusoid)的區別

類病毒與類病毒的關鍵區別在於,類病毒是一種由單鏈RNA組成的小感染因子,而類病毒則是一種感染性的環狀單鏈RNA,需要輔助病毒來感染細胞。 類病毒和類病毒是由單鏈RNA組成的兩種感染性顆粒。它們不同於病毒,因為它...

  • 發佈於 2020-10-15 06:15
  • 閲讀 ( 44 )

細菌(bacteria)和病毒(viruses)的區別

細菌和病毒的關鍵區別在於細菌可以沒有宿主有機體生存,而病毒沒有活的宿主就不能生存。 許多人認為細菌和病毒都是對人類有害的細菌。此外,他們認為病毒和細菌屬於導致我們感染的同一類。然而,這是一種錯誤的看...

  • 發佈於 2020-10-16 08:08
  • 閲讀 ( 54 )

包裹(enveloped)和非包膜病毒(nonenveloped viruses)的區別

包膜病毒與非包膜病毒的主要區別在於,被包膜病毒在蛋白衣殼周圍有一個脂質雙層膜,而非包膜病毒則缺乏這種脂質雙層膜。 病毒是一種微小的感染性微粒,既有生命的特徵,也有非生命的特徵。病毒顆粒有兩個主要組成...

  • 發佈於 2020-10-17 03:15
  • 閲讀 ( 52 )

植物病毒(plant virus)和動物病毒(animal virus)的區別

植物病毒和動物病毒的關鍵區別在於,植物病毒是感染植物的細胞內寄生蟲,而動物病毒是感染動物組織的細胞內寄生蟲。 病毒是一種寄生在宿主體內的專性細胞內寄生蟲。DNA或RNA基因組包裹在蛋白質外殼中構成病毒。此外...

  • 發佈於 2020-10-17 05:32
  • 閲讀 ( 56 )

病毒(virus)和病毒離子(virion)的區別

關鍵區別——病毒與病毒離子 傳染病是由不同的媒介傳播的疾病,由於它所帶來的表現形式可能是有害的。傳播疾病的藥劑有不同的形式。微生物和感染因子如病毒和病毒離子在疾病表現中起主要作用。病毒是一個寬泛的、...

  • 發佈於 2020-10-20 11:03
  • 閲讀 ( 53 )

朊病毒(prions)和類病毒(viroids)的區別

朊病毒(pri***)和類病毒(viroids)的區別 感染性微粒在植物、動物和其他有機體中引起疾病。有不同型別的傳染源,如細菌、真菌、原生動物、病毒、類病毒、朊病毒等。類病毒和朊病毒是表現為類似病毒顆粒的小型感染性微粒...

  • 發佈於 2020-10-24 04:08
  • 閲讀 ( 48 )

dna之間的差異(differences between dna)和rna病毒(rna viruses)的區別

DNA病毒以DNA為遺傳物質,RNA病毒以RNA為遺傳物質。一般來說,DNA基因組比RNA基因組大。此外,大多數DNA病毒含有雙鏈DNA,而大多數RNA病毒含有單鏈RNA。這些是DNA和RNA病毒之間的關鍵區別。 病毒是一種具有傳染性的微粒,起著...

  • 發佈於 2020-10-28 16:48
  • 閲讀 ( 57 )

艾滋病毒(hiv)和艾滋病(aids)的區別

艾滋病毒與艾滋病 HIV and AIDS are two interrelated medical term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IV and AIDS is AIDS is a disease called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which is caused by the HIV Virus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virus destroys the cells in the human body that comb...

  • 發佈於 2020-11-06 17:49
  • 閲讀 ( 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