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的(lytic)和溶原性(lysogenic)的區別

溶解迴圈和溶源迴圈的關鍵區別在於,在溶解迴圈中,宿主細胞經歷了裂解,而在溶酶原迴圈中,宿主細胞不會立即發生裂解。...

溶解循環和溶源循環的關鍵區別在於,在溶解循環中,宿主細胞經歷了裂解,而在溶酶原循環中,宿主細胞不會立即發生裂解。

病毒是不能自行繁殖的傳染性粒子。它們沒有細胞結構(無細胞)。由於它們不能在有生命的系統外繁殖,因此被稱為“非活的專性寄生蟲”。為了進入另一個生物體,它們必須經歷一個繁殖過程,然後才能進入另一個生物體。病毒複製的過程稱為“活細胞繁殖”。病毒複製有兩種不同的模式,即溶解循環和溶源循環。這些圖案也可以互換。有些病毒能夠同時顯示這兩種模式。它們首先通過溶原循環進行復制,然後切換到溶解循環。

目錄

1. 概述和主要區別
2. 什麼是溶解循環
3. 什麼是溶原循環
4. 溶原循環與溶原循環的相似性
5. 並列比較-溶原循環與溶原循環的表格形式
6. 摘要

什麼是溶解循環(lytic cycle)?

裂解循環是病毒複製的主要模式之一。表現出溶解循環的病毒,首先進入宿主細胞,複製,然後導致細胞破裂,釋放出新的病毒。在裂解週期開始時,病毒將其核酸(DNA或RNA)注入宿主細胞。然後,這個特定的基因接管了宿主細胞的代謝活動。之後,它引導宿主細胞產生更多的病毒基因。最後,基因和蛋白質在細菌細胞內**,成為成熟的病毒。這就是成熟病毒是如何通過細菌細胞破裂而產生的。

溶解的(lytic)和溶原性(lysogenic)的區別

圖01:溶解循環

因此,顧名思義,在溶解循環中,細菌細胞發生裂解。因此,表現出溶解循環的病毒比經歷溶源循環的病毒更具毒性。

什麼是溶原循環(lysogenic cycle)?

溶菌學循環是噬菌體或細菌感染病毒所顯示的第二種複製週期。這些病毒首先將核酸注入細菌細胞,然後將其與宿主細胞的核酸(DNA或RNA)整合,並使其在宿主細胞增殖時複製。而且,這一新的創世被稱為“前噬菌體”。這些病毒與它們感染的宿主細胞建立了長期的關係。這種關係可能改變宿主細胞的特性,但它不會破壞細胞。

圖02:溶原循環

在溶原循環中,細菌細胞不會溶解。一般來說,經歷溶源循環的病毒沒有毒性。

溶解的(lytic)和溶原循環(lysogenic cycle)的共同點

  • 噬菌體在增殖過程中表現出溶解和溶源循環。
  • 此外,病毒DNA在兩個週期中都在細菌細胞內複製。
  • 此外,病毒在這兩個週期中都會將DNA注入細菌細胞。

溶解的(lytic)和溶原循環(lysogenic cycle)的區別

溶解循環和溶源循環的關鍵區別在於,細菌細胞的溶解發生在溶解循環中,而不是在溶解循環中發生。此外,在裂解循環中,病毒核酸破壞宿主細胞中的DNA或RNA。但是,在溶原循環中,病毒核酸並沒有破壞宿主細胞的核酸,而是與宿主細胞中的DNA或RNA結合。因此,這是溶源循環和溶源循環的顯著區別。在溶解循環中,病毒DNA或RNA控制著細胞的功能。在溶原細胞週期中,病毒DNA或RNA與宿主細胞有著長期的關係。因此,這也是溶源循環和溶源循環的區別。

與溶原循環不同,病毒在溶解循環中產生後代階段。另一方面,“原噬菌體”只能在溶原循環中出現。此外,在溶解循環的細胞內積累階段,病毒核酸和結構蛋白的結合最終形成病毒顆粒。然而,這個過程在溶原階段是不可用的。因此,我們也可以認為這是溶解循環和溶源循環之間的區別。另外,溶解循環和溶源循環之間的另一個區別是,在溶源循環完成後,病毒DNA或RNA可能會永久地留在宿主細胞中。但是,由於宿主細胞受到病毒的破壞,在溶解循環中沒有這種殘留的病毒核酸。

此外,與溶原循環不同,溶解循環發生在短時間內。此外,在許多毒力病毒類型中都可以看到溶解循環。另一方面,溶原循環的故事發生在一個較長的時間內,並且在毒性較小的病毒中也可以看到。所以我們也可以把這看作是溶解循環和溶原循環的又一個區別。

下面的信息圖總結了溶解循環和溶原循環之間的區別。

溶解的(lytic)和溶原性(lysogenic)的區別

總結 - 溶解的(lytic) vs. 溶原循環(lysogenic cycle)

溶性和溶源性是噬菌體複製的兩種方式。在溶解循環中,細菌細胞溶解,而在溶解循環中,不發生溶解。此外,強噬菌體進行溶解循環,而毒性較弱的噬菌體進行溶源循環。此外,溶解循環發生在短時間內,而溶源循環發生在較長時間內。溶原循環的特徵是原噬菌體的形成。原噬菌體的形成不發生在裂解循環中。此外,病毒和細菌DNA的整合發生在溶原循環中,而不發生在溶解循環中。因此,這是溶解性和溶解性的區別的總結。

引用

1“噬菌體”,可汗學院,可汗學院,這裡有。

  • 發表於 2020-10-25 17:13
  • 閱讀 ( 56 )
  • 分類:科學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有毒的(virulent)和溫和噬菌體(temperate phage)的區別

...感染週期中,毒力噬菌體都會殺死細菌,因為它們僅透過溶解迴圈複製,而溫帶噬菌體在感染後不會立即殺死細菌,因為它們使用溶解迴圈和溶酶學迴圈複製。 噬菌體或噬菌體是感染細菌的病毒。病毒透過溶解迴圈和溶源迴圈...

  • 發佈於 2020-09-16 23:41
  • 閲讀 ( 40 )

離解(dissociation)和溶劑化(solvation)的區別

...溶劑化是由於溶劑分子和物質組分之間的引力而在溶劑中溶解的過程。 離解和溶劑化經常出現在分析化學和無機化學中,即在一種物質中原子和離子之間的不同相互作用下化學物質的分解。 目錄 1. 概述和主要區別 2. 什麼是分...

  • 發佈於 2020-09-21 23:34
  • 閲讀 ( 49 )

種(species)和分階段溶液(phase in solution)的區別

...顯不同形式的物質。 溶液是溶劑和溶質的混合物。溶質溶解在溶劑中。有些溶質溶解在溶劑中,而有些溶質是透過電離溶解的。因此,溶液中存在的物種取決於化合物在溶劑中的電離能力。根據物質的相態,有兩種型別的溶液...

  • 發佈於 2020-10-04 03:13
  • 閲讀 ( 58 )

日食(eclipse)和潛伏期(latent period)的區別

...注入宿主細胞。然後它們的感染可以透過兩個迴圈發生:溶解迴圈和溶原迴圈。 噬菌體在細胞週期中被溶菌和噬菌體迅速殺死。在溶原迴圈中,病毒的遺傳物質與細菌的基因組或質粒結合,在宿主細胞記憶體在許多代而不殺死...

  • 發佈於 2020-10-12 17:41
  • 閲讀 ( 53 )

水的(aqueous)和非水溶液(nonaqueous solution)的區別

...溶劑是水以外的任何物質。 溶液含有溶劑和溶質。溶質溶解在溶劑中。在這裡,溶質和溶劑應該具有相同的極性。而且,如果溶劑是極性的,而溶質是非極性的,反之亦然,溶質就不會溶解在溶劑中,我們就不能得到溶液。 目...

  • 發佈於 2020-10-16 19:11
  • 閲讀 ( 53 )

溶解度(solubility)和溶解度積(solubility product)的區別

溶解度和溶解度積之間的關鍵區別在於溶解度描述了一種物質在溶劑中的溶解,而溶解度積則描述了溶解離子濃度的數學乘積,其值為其化學計量係數的冪次方。 根據上述區別,溶解度和溶度積是兩個相關的術語。因此,我...

  • 發佈於 2020-10-17 23:41
  • 閲讀 ( 50 )

溶解的(lytic)和噬菌體溶源迴圈(lysogenic cycle of bacteriophage)的區別

...和新形成的噬菌體的釋放。 什麼是噬菌體的溶源迴圈(a lysogenic cycle of bacteriophage)? 溶源迴圈是噬菌體的兩個繁殖週期之一,它啟動了噬菌體核酸與宿主菌基因組的整合。 影響 在這種現象中,細菌通常不受噬菌體遺傳物質的干...

  • 發佈於 2020-10-18 18:49
  • 閲讀 ( 91 )

離子產物(ionic product)和溶解度積(solubility product)的區別

關鍵區別-離子產物與溶解度乘積 離子積和溶解度積表達了溶液中離子種類濃度乘積的相同概念。離子積和溶度積的關鍵區別在於離子積是離子在不飽和或飽和溶液中的乘積,而溶度積是離子在飽和溶液中的乘積。 溶解度積...

  • 發佈於 2020-10-19 02:48
  • 閲讀 ( 108 )

溶劑(solvent)和溶質(solute)的區別

溶劑和溶質的關鍵區別在於溶質是被溶解的,而溶質是溶解它的責任。 溶液是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的均勻混合物。我們稱之為均質混合物,因為在整個溶液中成分是均勻的。此外,溶液的組分主要由溶質和溶劑兩種型別組成...

  • 發佈於 2020-10-19 19:02
  • 閲讀 ( 49 )

溶劑化能(solvation energy)和晶格能(lattice energy)的區別

關鍵區別-溶劑化能與晶格能 溶劑化能是溶質溶解在溶劑中時,其吉布斯能的變化。晶格能要麼是離子在晶格形成過程中釋放的能量,要麼是分解晶格所需的能量。溶劑化能和晶格能的關鍵區別在於,溶劑化能給出溶質在溶劑...

  • 發佈於 2020-10-20 03:46
  • 閲讀 ( 90 )
ihas0124
ihas0124

0 篇文章

作家榜

  1. admin 0 文章
  2. 孫小欽 0 文章
  3. JVhby0 0 文章
  4. fvpvzrr 0 文章
  5. 0sus8kksc 0 文章
  6. zsfn1903 0 文章
  7. w91395898 0 文章
  8. SuperQueen123 0 文章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