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連鎖治理

鏈上治理是管理和實施加密貨幣區塊鏈變更的系統。在這種型別的治理中,制定變更的規則被編碼到區塊鏈協議中。開發人員透過程式碼更新提出更改,每個節點對是否接受或拒絕建議的更改進行投票。...

什麼是論連鎖治理(on-chain governance)?

鏈上治理是管理和實施加密貨幣區塊鏈變更的系統。在這種型別的治理中,制定變更的規則被編碼到區塊鏈協議中。開發人員透過程式碼更新提出更改,每個節點對是否接受或拒絕建議的更改進行投票。

關鍵要點

  • 鏈上治理是管理和實施加密貨幣區塊鏈變更的系統。
  • 鏈上治理包括用於建立編碼到區塊鏈協議中的變更的規則。
  • 開發人員透過程式碼更新提出更改,每個節點或參與者就是否接受或拒絕建議的更改進行投票。

對連鎖治理的理解

區塊鏈網路是一個包含類似於共享資料庫的分散式賬本的系統。交易記錄在區塊鏈上,並與所有參與者共享。無論何時進行新的交易,都需要向區塊鏈新增新的區塊。但是,有一些共識協議,需要遵循這些協議才能將事務視為有效。礦工也被稱為節點,他們驗證資料以確保它是準確的,並且有關事務的引數已經得到滿足。

一旦礦工們完成了核查過程,核查結果就會提交給網路。在其他節點或參與者審查並達成一致意見後,向網路中新增新的塊。礦工通常會因為他們的努力而得到某種形式的補償,這被稱為工作證明制度或流程。

鏈上治理的參與者

與非正式治理系統不同,非正式治理系統使用離線協調和線上程式碼修改的組合來實現更改,而鏈上治理系統僅線上工作。區塊鏈的變更是透過程式碼更新提出的。開發人員必須提交修改區塊鏈的改進建議。一個主要由開發人員組成的核心小組負責協調和達成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共識。通常,鏈上治理涉及以下利益相關者:

  • 操作節點(驗證事務)的礦工
  • 負責核心區塊鏈演算法的開發人員
  • 使用和投資各種加密貨幣的使用者或參與者

在這一過程中,利益相關者獲得了參與的經濟激勵。例如,每個節點可以透過投票獲得總交易費用的一部分,而開發者則透過其他融資機制獲得獎勵。

參與者或節點可以投票接受或拒絕提議的更改。但是,並非所有節點都具有相同的投票權。與擁有相對較少數量硬幣的節點相比,擁有較多硬幣的節點擁有更多的投票權。如果更改被接受,它將包含在區塊鏈中並基線化。在鏈上治理實現的某些例項中,如果提議的更改不成功,則更新的程式碼可能會回滾到基線之前的版本。

鏈上治理的型別

鏈上治理的實施在不同的區塊鏈之間是不同的。例如,Tezos使用了一種自我修正的分類賬。提議的改變被實施到硬幣的區塊鏈上,併在測試版本的區塊鏈上展開。如果計劃的變更成功,則最終確定為區塊鏈的生產版本。否則,它們將被回滾。

DFinity是一家利用區塊鏈構建號稱世界上最大虛擬計算機的初創公司,它公佈了一項在其網路上採用硬編碼結構的計劃。憲法觸發了被動和主動的行動。前者的一個例子可能是增加塊的獎勵大小,而後者可能涉及隔離網路的某些部分以進行更新或回滾。

比特幣和以太坊目前的治理體系是非正式的。它們是以分散的精神設計的,首先由Satoshi Nakamoto在他的原始論文中提出。

對鏈上治理的擔憂

該體系的批評者聲稱,這種形式的非正式治理實際上是集中在礦商和開發商之間的。他們指出加密貨幣生態系統中兩個突出的分支作為證據。

以太坊叉子

第一個是2016年,由於入侵價值5000萬美元的資金被盜的系統,將原來的以太坊區塊鏈拆分為以太坊經典(ETC)和以太坊(ETH)。執行了一個硬分叉以保護網路安全並將被盜資金返還給其原始所有者。硬分叉是區塊鏈協議的一個重大變化,它可能使以前的區塊或交易有效或無效。硬分叉要求開發人員和節點同意協議的升級或更改。有時,並非所有參與者都同意硬叉,這會引起關註、辯論和批評。

以太坊之叉被社會廣泛爭論,是支援以太坊經典還是以太坊追隨之叉。批評人士認為,這違反了廣為接受的“程式碼即法律”原則,即軟體的管理引數是在原始程式碼中規定的。其他人則認為,fork表明,對系統的惡意攻擊可以有效地處理,從而恢復相關人員的資金。

比特幣叉

2017年,比特幣也經歷了一個硬叉,形成了兩個獨立的區塊鏈;原始比特幣和比特幣現金。當時,比特幣社群正試圖確定如何提高網路的可擴充套件性或同時處理更多事務的能力。當新的事務新增到網路中時,只能同時處理這麼多事務。例如,比特幣一次只能處理1兆位元組的交易,這導致了交易完成的延遲。

在fork期間,加密貨幣的核心開發團隊拒絕了提高比特幣區塊鏈平均塊大小的提議。儘管高昂的交易費用使得比特幣作為日常交易的媒介無法持續,但他們拒絕了這一改變。唯一受益於高額交易費用的選民是礦工。最後,一個叛變的開發人員和礦工小組離開了,建立了自己的具有可變塊大小的加密貨幣。比特幣和比特幣現金之間的硬分叉部分是為了將處理限制從1兆位元組提高到8兆位元組。

鏈上治理的未來

鏈上治理作為非正式治理體系的替代品出現。它聲稱透過將區塊鏈網路中的所有節點納入決策過程來解決比特幣的集中化問題。

區塊鏈技術提供了一種包容性的技術方法,所有參與者都可以分享利益。隨著區塊鏈社群及其網路尋求提高其可擴充套件性,使其能夠處理更多交易,並與傳統電子支付系統(如Visa)競爭,該技術的更新可能會繼續。

這些變化將繼續實施,以改善區塊鏈技術和社群的共享利益。隨著這些更改和改進的實施,鏈上治理可能會圍繞著增強分散式賬本過程中的透明度和信任。

然而,區塊鏈社群將需要確保鏈上治理在很大程度上不受一小部分開發人員和礦工的控制,他們可以實施他們認為合適的變更。隨著區塊鏈網路的發展變化,未來存在分歧和硬叉的風險,這可能導致區塊鏈社群分裂。

鏈上治理的優勢

據其支持者稱,鏈上治理的優勢如下:

這是一種分散的治理形式

區塊鏈的變更並不是透過核心開發社群來進行的,核心開發社群會評估其優缺點。相反,每個節點都可以對提議的更改進行投票,並可以閱讀或討論其優缺點。它是分散的,因為它依靠社群進行集體決策。

它為改變提供了更快的周轉時間

非正式治理制度需要利益相關者之間的時間和努力才能達成共識。鏈上治理在利益相關者之間相對較少的時間內就提議的變更達成共識。例如,比特幣現金叉和以太坊經典叉花了數月時間構建和實現。

更重要的是,鏈外操作可能會導致混亂的情況下,某些節點可以同意不同意,而不是執行建議的更改。演算法投票機制相對更快,因為它們的實現的測試結果可以透過程式碼更新看到。在測試網上執行程式碼更改,就像Tezos的情況一樣,也能讓涉眾在實踐中看到更改的效果。

硬叉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因為每個提議的更改都需要所有節點的一致意見,這意味著硬分叉的可能性大大降低。鏈上治理透過獎勵的使用,為參與投票過程的節點提供經濟激勵。

非正式的治理過程並沒有為終端使用者提供經濟激勵,因為終端使用者在日常交易中使用加密貨幣或長期投資加密貨幣。取而代之的是,經濟激勵取決於礦商和開發商。一旦投票結束,所有的節點操作人員都必須遵循這個決定。

鏈上治理的缺點

根據對鏈上協議進行的初步實驗,這種治理的缺點如下:

投票率很低

與現實世界的選舉一樣,選民投票率低可能成為連鎖治理的一個問題。這次投票證明瞭這一問題,該投票曾一度錄得4.5%的參與率。 投票率低也是不民主的,因為它可能導致一個擁有大量選票的節點操縱協議未來的總體方向。

擁有更大賭註的使用者可以操縱投票

擁有更多硬幣的節點獲得更多選票。同樣,這意味著擁有更多利害關係的使用者可以控制投票過程,並將未來的發展引導到他們所期望的方向。更重要的是,它將動態從礦工和開發人員轉向用戶和投資者,他們可能只是對未來利潤最大化感興趣,而不是開發麵向創新用例的協議。

對鏈上治理與鏈下治理的批判

區塊鏈治理的問題不是獨一無二的,也不是前所未有的。幾百年來,法律哲學和理論界一直致力於解決這一問題,其中的問題與鏈上治理與鏈下治理的問題直接相關。

在治理(包括人工決策(鏈外)和基於規則的決策(可完全透過自動化流程(鏈上))之間的爭論中處於核心地位,問題是“參考社群應該從內部還是外部改變管理基於區塊鏈的系統的現有規則和決策流程,以及該系統是否應該提供一種機制來改變治理結構本身。這一實際問題引出了一個更具理論性和規範性的問題,即現有的一套以守則為基礎的規則是否能夠而且應當超越人類在決策中的判斷,以及這將需要哪些倫理和政治考慮。”

鏈上治理是建立在實證主義法律秩序的基礎上的,這種法律秩序能夠在多元社會中和平、合法地解決爭端,而無需藉助外部來源(道德或政治)來證明其合法性。在加密治理的情況下,這意味著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利益衝突不必歸結到仲裁機構(比如“Satoshi會怎麼做?”),也不必為道德優先權而爭吵,比如“當持幣人被冷落在外時,礦商就可以做出收費決定,這是不公平的。”

批評人士問,這是否可能,或者,是否如保守派法律理論家(曾是德國納粹黨成員)卡爾·施密特(Carl Schmidt)所說,這樣的實證主義秩序容易被私人利益所俘獲。施密特認為,實證主義制度在例外情況下會崩潰,例外情況出現在寫入規則(在本例中是執行區塊鏈的程式碼)的治理規範之外。

在這種情況下,規則體系本身就開始體現出不可持續的矛盾。例如,如果區塊鏈的一組使用者堅持認為必須對區塊進行修改,以增加其代幣的流動性和供應,這可能會產生通貨膨脹,而另一組使用者則堅持認為流動性較低的貨幣帶來的財務痛苦是抵禦通脹罪惡的必要條件。

施密特認為,在這種情況下,一個人或一組人會介入,做出一個決定,打破無法解決的束縛,讓某人凌駕於規則之上。當然,這是對區塊鏈哲學的徹底去中心化精神的詛咒。

  • 發表於 2021-06-04 18:13
  • 閱讀 ( 4 )
  • 分類:金融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openwebos提供了額外的程式碼、新的isis瀏覽器和治理模型

...,這對現代**瀏覽器的成功無疑至關重要。 在治理方面,惠普詳細說明瞭如何管理開放式webOS。最初,正如您所料,所有能夠將程式碼提交到主幹的個人都將來自公司內部,但該公司表示,隨著時間的推移,將根據個...

  • 發佈於 2021-04-21 08:24
  • 閲讀 ( 39 )

seedio將多部iPhone變成一個同步揚聲器

...該應用的一位開發者剛剛發表評論,告訴我們該應用的理論連線限制是150。有很多電話。

  • 發佈於 2021-04-23 15:18
  • 閲讀 ( 21 )

路透社報道,俄羅斯主導的將網際網路治理移交給聯合國機構的計劃被取消

路透社報道,一些希望將中央網際網路資源的控制權移交給聯合國國際電信聯盟的國家已經取消了他們的計劃。該提案由俄羅斯牽頭,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等國支援,原本建議聯合國成員國控制目前由ICANN管理的網際網路命名...

  • 發佈於 2021-04-24 19:15
  • 閲讀 ( 35 )

reddit帖子現在可以嵌入到網際網路的其他地方

...和移動應用程式之外進行傳播。要嵌入帖子,只需單擊評論連結旁邊的共享按鈕,然後單擊最右側的嵌入圖示。這應該會顯示文章的預覽,以及嵌入的程式碼。
 Reddit新聞和媒體主管馬克·勒基(Mark Luckie)在接受Te...

  • 發佈於 2021-05-05 02:41
  • 閲讀 ( 33 )

一個影片:由雷斯雷姆穆德swang

...攝的可能是我們的責任。我們還認為,我們可能有義務談論連鎖煙民為《巴黎》**的官方音樂影片,如果只是因為影片代表了一種罕見的情況,即增加視覺效果會使歌曲變得更糟糕,我們感到震驚的是,甚至連連鎖煙民的《巴黎...

  • 發佈於 2021-05-09 22:51
  • 閲讀 ( 66 )

今日遺言:你不能再在facebook網站治理上投票了

Facebook的網站治理投票接近尾聲,Netflix開始對美國ISP進行排名,谷歌新聞針對平板電腦進行最佳化,SkyDrive進入Xbox 360。我們的網站治理投票Facebook最近的網站治理投票已經接近尾聲。由於投票率很低,實際上只有1%的使用者投票...

  • 發佈於 2021-05-25 05:21
  • 閲讀 ( 22 )

州街r繫數

...te Street Corporation的投資管理業務開發的專有環境、社會和治理(ESG)評分系統。道富環球顧問公司(SSGA)宣佈,將開始根據R-Factor評分系統對“表現一貫不佳”的大公司進行處罰,其中“R”代表責任。 在代理季前發給董事會...

  • 發佈於 2021-06-20 00:14
  • 閲讀 ( 41 )

state street的r因子

...ctor是由State Street Global Advisors(SSGA)開發的環境、社會和治理(ESG)評分系統,其中“R”代表責任。這家資產管理公司計劃開始處罰那些資料顯示在這些領域“表現一貫不佳”的大公司。 SSGA表示,它的專有系統衡量公司運營...

  • 發佈於 2021-06-20 00:15
  • 閲讀 ( 33 )

政府(government)和治理(governance)的區別

**與治理...

  • 發佈於 2021-06-23 18:47
  • 閲讀 ( 48 )
naturcoura
naturcoura

0 篇文章

作家榜

  1. admin 0 文章
  2. 孫小欽 0 文章
  3. JVhby0 0 文章
  4. fvpvzrr 0 文章
  5. 0sus8kksc 0 文章
  6. zsfn1903 0 文章
  7. w91395898 0 文章
  8. SuperQueen123 0 文章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