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碼已過時,請使用區塊鏈

在檢視電子郵件、Instagram或銀行賬戶之前,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是輸入密碼。這隻不過是肌肉記憶,因為大多數人已經把自己的密碼輸入了大腦,就像他們在親戚生日或最喜歡的運動員的得分統計中一樣。...

在檢視電子郵件、Instagram或銀行賬戶之前,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是輸入密碼。這隻不過是肌肉記憶,因為大多數人已經把自己的密碼輸入了大腦,就像他們在親戚生日或最喜歡的運動員的得分統計中一樣。

出於各種原因,當涉及到他們的裝置時,許多人選擇根本不使用密碼,要麼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的電腦上沒有任何有價值的東西,要麼是因為在他們看來,駭客攻擊不太可能發生。其他人則認為最低密碼是合理的,這可能意味著將膝上型電腦的開始螢幕憑據設定為“123456”,重覆使用舊的登入名,或者做一些小改動。

這類疏忽可能尚未承擔後果,但如果不加以解決,則相當危險。問你自己一個簡單的問題:這個密碼和保護你真正珍藏的材料的密碼有多相似?不幸的是,答案通常是它們幾乎完全相同。

人類很難記住他們最喜歡的應用程式、平臺和帳戶的強密碼,因此如果它們不相同,那麼它們通常非常相似。很少有人擁有包含數十個長尾短語所需的記憶體,隨著計算技術的日益強大,這意味著巨大的安全風險。值得慶幸的是,區塊鏈最相關的用途之一將使這些概念過時。

密碼怎麼了?

使用一個強大的密碼並稍微修改一下,對試圖闖入你的裝置的人來說並不是一個壞的威懾,但這並不是人類在做的。使用密碼需要我們記住它們,這就意味著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密碼就足夠簡單,大多數計算機都能猜到(另見:比特幣能被駭客攻擊嗎?)

計算機及其強大的演算法可以使用暴力戰術,在幾秒鐘內猜出數千個可能的字母和數字組合,所以你認為你的密碼有多聰明並不重要。然而,對於大多數欺詐者來說,一個容易猜到的密碼代表著最低的風險。有許多其他的方法,他們可以得到他們的手上,並從那裡,訪問您的帳戶和資產的其餘部分。

007Ys3FFgy1gr94aggjrlj60jg0aat9l02

仿冒郵件被設計成看起來像合法機構傳送的郵件,可能會提示你“更改”密碼,或者安裝金鑰記錄軟體,監視你按下的金鑰。不管他們怎麼做,所有這些方法都是為了捕捉你的密碼,然後發現你的其他敏感資訊的線索麵包屑。當然,這對個人來說是一個威脅,但對於仍然使用工作終端密碼的企業來說,風險更大(另請參閱:什麼是“網路釣魚騙局”以及如何避免這些騙局?)

歸根結底,密碼的真正問題是它們仍然存在。然而,在區塊鏈不久前開始出現成熟跡象之前,幾乎沒有其他選擇(另見:網路戰爭:美國股市如何被駭客入侵。)

區塊鏈提供的憑證

區塊鏈現在正在像wildfire一樣在主流技術中傳播,開發者和商人都對其強大、分散的方**感到驚訝。區塊鏈最早提出的應用之一是建立一種稱為自我主權ID的東西,它利用加密技術和網路內聚來改變人們在網上的身份。

區塊鏈最底層是公共賬本,記錄其網路上的所有資料交易,併在活動節點之間實時共享。但是,沒有中央機構來組織。取而代之的是,演算法一致性決定了交易的準確性和它們在分類賬上的順序,從而建立了一種對網路上發生的事情的共享許可權。

此外,區塊鏈採用最高的加密標準,在一個人的公共區塊鏈地址和他們的真實身份之間建立一個層。一個使用者被分配了一個單獨的私有ID,該ID與鏈上表示自己的公共ID配對。

當他們以加密貨幣交易或訊息的形式接收資料時,接收者必須使用他們的私有ID來訪問它。這種雙層防禦意味著,由於分權,駭客沒有辦法破壞網路,但也沒有辦法將身份資訊繫結到任何單個交易或帳戶。

將新一代密碼應用到他們的工作中

區塊鏈初創公司已經在努力將自我主權ID的理念付諸實踐,幫助密碼成為過去。像SelfKey這樣的公司正在使用這種新的身份驗證模式,為任何國家的公民提供一種跨國界申請和驗證重要檔案的標準化方法。像LastPass這樣在私人賬戶中儲存加密密碼的公司,在過去幾年一直吸引著使用者。

當個人擁有自己的數字身份證時,申請護照、開設銀行賬戶、創辦慈善機構和其他常見的流程就更容易管理,而且無論他們的生活組成部分有多麼不同,都可以自由、安全地使用它。

REMME是一種新一代的訪問保護——其代幣銷售在2月份達到了2000萬美元的硬上限——它將區塊鏈最重要的思想提煉成一個精簡的應用程式,具有一個單一而強大的目的:能夠更安全地登入任何服務,特別是因為不涉及密碼。相反,REMME區塊鏈將使用者的唯一裝置證書儲存在其分散的網路上,因此當他們想要登入到web屬性或應用程式時,只需單擊REMME按鈕即可登入。應用程式檢查分類帳以驗證是否有正確的裝置證書正在ping以進行輸入,並立即將輸入授予帳戶。

雙因素認證加強了交易,因此,如果使用者想進入他們的銀行賬戶,例如,他們需要按下銀行頁面上的按鈕,但也需要透過**確認。這樣的服務領先於像LastPass或NoPassword這樣的新一代密碼管理器,並且已經在市場上聲名狼藉。

這些是區塊鏈如何徹底改變數字憑證理念的一些最成熟的例子。使用者不再需要將自己的記憶體與安全性相協調,也不再將登入資訊委託給集中的機構。其結果是一個更安全的技術來管理我們的數字存在,和一個簡單的產品,打擊現有的漏洞在一個簡化的包。隨著這些解決方案的出現,像去年針對Equifax伺服器的駭客攻擊只存在於歷史的垃圾箱中只是時間問題(更多資訊:我被駭客攻擊了嗎?找出Equifax漏洞是否會影響您。)

投資加密貨幣和初始硬幣發行(“ICO”)是高風險和投機性的,本文不是Investopedia或作者投資加密貨幣或ICO的建議。由於每個人的情況都是獨特的,所以在做出任何財務決策之前,都應該諮詢合格的專業人士。Investopedia對本文所含資訊的準確性或及時性不作任何陳述或保證。截至本文撰寫之日,作者擁有加密貨幣。

  • 發表於 2021-06-07 02:40
  • 閱讀 ( 39 )
  • 分類:金融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3家區塊鏈信貸機構改變我們與貨幣的關係

...這種方式使用。更重要的是,它本質上是一個不可更改的密碼繫結到您的名字,直到時間結束(或死亡,以先到者為準)。 ...

  • 發佈於 2021-03-12 08:43
  • 閲讀 ( 38 )

什麼是以太坊,什麼是智慧合約?

...是技術上的“阿爾特幣”,它實際上只是指一種非比特幣密碼貨幣。與比特幣一樣,以太也有分散的區塊鏈,以太坊區塊鏈。 想要在以太坊區塊鏈上建立應用程式或“智慧合約”的開發者需要以太代幣來支付節點託管,而基於...

  • 發佈於 2021-04-06 09:17
  • 閲讀 ( 51 )

什麼是“區塊鏈”?

...比特幣,它是如何工作的? 要理解區塊鏈,你需要理解密碼學。密碼學的思想比計算機要古老得多:它僅僅意味著重新排列資訊,使你需要一個特定的金鑰來理解它。你在Kix穀類食品盒裡找到的簡單的解碼器戒指玩具是最基本...

  • 發佈於 2021-04-06 23:48
  • 閲讀 ( 59 )

研究人員說,區塊鏈投票應用程式非常脆弱

...,安全專家們對這些解釋並不滿意。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密碼學家馬修·格林在推特上說:“這個裝置只是把選票傳送到伺服器上。”。“伺服器可能會將它們放在區塊鏈上,但如果裝置或伺服器受損,這也沒有幫助。沃茨需要...

  • 發佈於 2021-04-20 04:29
  • 閲讀 ( 48 )

貝寶申請更快加密貨幣支付系統專利

...需要迅速行動,因為它已經遠遠落後於市場(另請參閱:密碼已過時,請使用區塊鏈。) PayPal的最大弱點是,它對市場的控制受到了使其如此便利的服務的威脅。由於合作銀行、支付處理商和其他服務的費用增加了貝寶的管理...

  • 發佈於 2021-06-02 10:15
  • 閲讀 ( 37 )

硬叉(區塊鏈)

...在短時間內,老鏈上的人會意識到他們的區塊鏈版本已經過時或不相關,並迅速升級到最新版本。 叉子的工作原理 區塊鏈中的分支可以出現在任何加密技術平臺上,而不僅僅是比特幣。這是因為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的工作方式...

  • 發佈於 2021-06-08 06:17
  • 閲讀 ( 47 )

與以太坊競爭的4個區塊鏈競爭者

...礦工和使用者的硬體佔地面積也越來越大。此外,它相對過時的演算法程式設計使得鏈的處理能力得不到有效利用,並且每秒返回的事務數非常低。對於依賴以太坊智慧合約的企業來說,這是一個問題,會影響其未來的適用性和...

  • 發佈於 2021-06-09 07:47
  • 閲讀 ( 49 )

區塊鏈戰爭:物聯網與以太坊的糾結

...,因為大多數裝置需要實時資料來做出最佳決策,而不是過時的資訊。 此外,Streamr建議建立一個市場,允許物聯網提供商將其實時資料貨幣化,併為互聯和參與創造更大的激勵。該系統甚至還擁有一個開發環境,旨在方便建...

  • 發佈於 2021-06-12 01:52
  • 閲讀 ( 54 )

什麼是rsk?對以太坊有威脅嗎?

...約作為合約自動化解決方案的吸引力,智慧合約可能成為密碼革命背後的真正動力,以減少管理費用。許多用例已經出現,各個行業都能為這個新生的概念找到相關的應用程式。 以比特幣為例,像RSK建立的平臺具有新的重要性...

  • 發佈於 2021-06-14 07:32
  • 閲讀 ( 52 )

基於區塊鏈的“網際網路計算機”從andreessen horowitz和polychain獲得6100萬美元

...cWilliams)對公司背後的技術作了更多的解釋。”這將新的密碼技術應用到比現在任何時候都更快更安全的公共區塊鏈技術。”。 去年測試該網路時,比當時以太坊網路的主流速度快了600倍(另見:加密貨幣對沖基金在2017年的漲...

  • 發佈於 2021-06-17 20:58
  • 閲讀 ( 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