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

當一國透過提高進口關稅或對另一國的進口施加其他限制來報複另一國時,就會發生貿易戰。...

什麼是貿易戰(a trade war)?

當一國透過提高進口關稅或對另一國的進口施加其他限制來報複另一國時,就會發生貿易戰。

如果一個國家意識到競爭對手國家有不公平的貿易行為,貿易戰就可能爆發。國內工會或行業說客可以向政客施壓,要求他們降低進口商品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從而推動國際政策走向貿易戰。此外,貿易戰往往是對自由貿易廣泛好處的誤解造成的。

關鍵要點

  • 當一國透過提高進口關稅或對另一國的進口施加其他限制來報複另一國時,就會發生貿易戰。
  • 貿易戰是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的副作用,也有爭議。
  • 倡導者說,貿易戰保護國家利益,為國內企業提供優勢。
  • 貿易戰的批評者聲稱,貿易戰最終損害了當地公司、消費者和經濟。
US China trade balance

理解貿易戰

貿易戰通常被認為是保護主義的副作用。保護主義是指**限制國際貿易的行為和政策。一個國家通常會採取保護主義行動,保護國內企業和就業不受外國競爭的影響。保護主義也是用來平衡貿易逆差的一種方法。當一個國家的進口額超過出口額時,就會出現貿易逆差。關稅是對進口到一個國家的貨物徵收的稅或關稅。在全球經濟中,貿易戰可能會對兩國的消費者和企業造成非常大的損害,而且這種蔓延可能會擴大到影響兩國經濟的許多方面。

一場始於一個部門的貿易戰可能會影響到其他部門。同樣,一場始於兩國之間的貿易戰也會影響到最初沒有捲入貿易戰的其他國家。如上所述,這種進口“針鋒相對”的鬥爭可能源於保護主義傾向。

貿易戰不同於其他控制進出口的行動,如製裁。相反,貿易戰對兩國之間的貿易關係產生了不利影響,因為它的目標與貿易有關。例如,製裁也可能有慈善目的。

除了關稅之外,保護主義政策還可以透過對進口配額設定上限、制定明確的產品標準,或者對流程實施**補貼來阻止外包。

貿易戰史

貿易戰不是現代社會的發明。只要各國之間進行貿易,這種鬥爭就一直在進行。例如,在17世紀,殖民地國家為了完全與海外殖民地進行貿易的權利而相互爭鬥。

大英帝國有著悠久的貿易戰歷史。19世紀與中國的**戰爭就是一個例子。多年來,當中國皇帝宣佈印度生產的**為非法**時,英國一直在向中國輸送**。試圖解決衝突的努力失敗了,皇帝最終派軍隊沒收了毒品。然而,英國海軍的力量佔了上風,中國也允許更多的外貿進入中國。

1930年,美國頒佈了《斯穆特-霍利關稅法》,提高關稅以保護美國農民免受歐洲農產品的侵害。這項法案將已經很高的進口關稅提高到近40%。 作為回應,一些國家透過提高關稅來報複美國,全球貿易在全球範圍內出現下滑。隨著美國進入大蕭條,在災難性貿易政策的大力幫助下,羅斯福總統開始透過多項法案來減少貿易壁壘,包括互惠貿易協定法案。

從2018年1月開始,前總統特朗普對從鋼鐵、鋁到太陽能電池板、洗衣機等一切徵收一系列關稅。這些關稅影響了歐盟(歐盟)和加拿大以及中國和墨西哥的貨物。加拿大對美國鋼鐵和其他產品徵收一系列臨時關稅,以此作為報複。歐盟還對美國農產品進口和其他產品徵收關稅,包括哈雷戴維森摩托車。

到2019年5月,中國進口關稅影響了近2000億美元的進口。 與所有貿易戰一樣,中國對美國進口產品進行報複並徵收高額關稅。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一項研究顯示,美國商品進口商主要承擔了對中國商品徵收關稅的成本。這些成本最終以更高的價格轉嫁給美國消費者,這與貿易戰的目的恰恰相反。

貿易戰的利弊

特別是貿易戰的利與弊,以及總體上的保護主義,都是激烈和持續辯論的主題。保護主義的支持者認為,精心制定的政策提供了競爭優勢。透過阻止或阻止進口,保護政策將更多的業務投向國內生產商,最終創造更多的美國就業機會。這些政策也有助於剋服貿易逆差。此外,支持者認為,痛苦的關稅和貿易戰也可能是對付一個繼續在貿易政策中表現不公平或不道德的國家的唯一有效途徑。

贊成的意見

  • Protects domestic companies from unfair competition

  • Increases demand for domestic goods

  • Promotes local job growth

  • Improves trade deficits

  • Punishes nation with unethical trade policies

欺騙

  • Increases costs and induces inflation

  • Causes marketplace shortages, reduces choice

  • Discourages trade

  • Slows economic growth

  • Hurts diplomatic relati***, cultural exchange

批評人士認為,保護主義往往會扼殺市場、放緩經濟增長和文化交流,從而傷害到它打算長期保護的人民。消費者在市場上的選擇可能開始減少。如果沒有現成的國內替代品來替代關稅影響或取消的進口商品,它們甚至可能面臨短缺。原材料價格上漲損害了**商的利潤率。因此,貿易戰可能導致製成品價格上漲,尤其是價格上漲,引發當地經濟整體通脹。

貿易戰的例子

2016年,特朗普總統競選總統時,對許多現行貿易協定表示不屑,承諾將**業就業機會從外包的其他國家,如中國和印度帶回美國。他當選後,開始了一場保護主義運動。特朗普總統還威脅說,將美國從世界貿易組織(世貿組織)中撤出,世界貿易組織是一個公正、國際實體,負責管理和仲裁164個屬於世貿組織的國家之間的貿易。

2018年初,特朗普總統加緊努力,特別是針對中國,威脅將對涉嫌盜竊智慧財產權(IP)和徵收巨額關稅的行為處以巨額罰款。作為報複,中國對100多種美國產品徵收25%的關稅。截至2020年8月,價值5250億美元的中國產品,如鋼鐵和豆製品,已被特朗普**徵收關稅。

整個2018年,兩國繼續相互威脅,公佈了各種商品的擬議關稅清單。儘管中國以自己的關稅作為回應,但美國的關稅確實對中國經濟產生了影響,傷害了**商,並導致經濟放緩。去年12月,每個國家都同意停止徵收任**稅。關稅戰停火持續到2019年。春天,中美兩國似乎即將達成貿易協定。

5月初,中國官員在談判中採取了新的強硬路線,拒絕修改公司補貼法,堅持取消現行關稅。對這種明顯的倒退感到憤怒,奧巴馬總統在2019年5月5日宣佈,他將從5月10日起,對價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提高關稅,從10%提高到25%。 美國對華貿易逆差降至2014年以來的最低水平,這或許讓他感到有恃無恐。

中國停止了國有企業的所有農產品進口,以報複。亞洲國家央行也在十多年來首次將人民幣兌美元參考匯率調低至7美元以上,引發人們對貨幣戰的擔憂。也許意識到這是相互破壞性的,美國和中國同意於2020年1月15日簽署的貿易協議,但隨後的COVID-19大流行威脅著兩國貿易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

  • 發表於 2021-06-09 15:41
  • 閱讀 ( 57 )
  • 分類:金融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貿易戰談判引發賣家逃離不確定性

...Powell)在Jackson-Hole研討會上表示,貨幣政策“無法為國際貿易提供一個固定的規則手冊”時,在市場開盤前90分鐘,他為投資者質疑自己的預期創造了條件。 恰到好處,貿易戰在交易時段的第一個小時就開始升溫。中國宣佈對...

  • 發佈於 2021-06-01 10:18
  • 閲讀 ( 59 )

貿易戰給科技股帶來損失

重大舉措 上週五,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式將華為技術列入貿易黑名單,美中貿易戰升級,美國股市今天也感受到了影響。 科技板塊在2019年的大部分時間裡一直是華爾街表現最好的板塊,今天領跌標準普爾500指數,谷歌的母公司A...

  • 發佈於 2021-06-06 01:07
  • 閲讀 ( 38 )
龐七八淋疏ukw
龐七八淋疏ukw

0 篇文章

作家榜

  1. admin 0 文章
  2. 孫小欽 0 文章
  3. JVhby0 0 文章
  4. fvpvzrr 0 文章
  5. 0sus8kksc 0 文章
  6. zsfn1903 0 文章
  7. w91395898 0 文章
  8. SuperQueen123 0 文章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