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收入

人均收入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均收入。人均收入可以用來確定一個地區的人均收入,評價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一個國家的人均收入是用國民收入除以人口來計算的。...

什麼是人均收入(per capita income)?

人均收入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均收入。人均收入可以用來確定一個地區的人均收入,評價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一個國家的人均收入是用國民收入除以人口來計算的。

1:23

人均收入

瞭解人均收入

人均收入將每一個男人、女人和孩子,甚至新生嬰兒作為人口的一部分計算在內。這與衡量一個地區繁榮程度的其他常用指標形成了對比,例如家庭收入,將居住在同一屋簷下的所有人視為一個家庭;家庭收入,將居住在同一屋簷下的與出生、婚姻或領養有關的人視為一個家庭。

美國人均收入。

美國人口普查局每十年對人均收入進行一次調查,併在每年9月修訂其估計數。人口普查取15歲及以上的人上一年的總收入,並計算資料的平均值中位數。人口普查包括收入(包括工資、薪金、自營職業收入)、利息收入、股息以及來自房地產和信託的收入,以及**轉移(社會保障、公共援助、福利、遺屬和殘疾津貼)。不包括僱主支付的醫療、借款、保險費、禮品、食品券、公共住房、資本收益、醫療或退稅。

根據2018年人口普查資料,按2018年美元計算,當年全國人均收入為32621美元,如下表所示。從美國人口普查局可以看出,人均收入低於家庭收入中位數60293美元,這是透過對每戶人口進行分組計算得出的。

Per Capita Income U.S.

每個指標都有其優點。在分析大量人口時,人均收入是有幫助的,例如美國的人口超過3億。 然而,在確定美國家庭的收入,特別是多少家庭處於貧困狀態時,家庭收入中位數是有幫助的。

關鍵要點

  • 人均收入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均收入。
  • 人均收入有助於確定人均收入,以評估一個人口的生活水平。
  • 人均收入作為一種衡量標準有其侷限性,包括它無法解釋通貨膨脹、收入差距、貧困、財富或儲蓄。

人均收入用途

也許人均收入最常見的用途是確定一個地區的財富或缺乏財富。例如,人均收入是美國經濟分析局(BEA)用來對美國最富有的縣進行排名的一個指標,另一個指標是家庭收入中位數。

人均收入也有助於評估一個地區的負擔能力。例如,它可以與房地產價格資料結合使用,幫助確定普通家庭是否買不到普通住房。眾所周知,曼哈頓和舊金山等房價昂貴的地區保持著極高的平均房價與人均收入之比。

當考慮在城鎮或地區開設商店時,企業也可以使用人均收入。如果一個城鎮的居民人均收入高,公司可能有更好的機會從銷售商品中獲得收入,因為與人均收入低的城鎮相比,人們會有更多的支出。

人均收入限制

雖然人均收入是一個流行的指標,但它確實有一些侷限性。

生活標準

由於人均收入是用一個人口的總收入除以總人口數,因此並不總是能準確地反映生活水平。換言之,資料可能有偏差,因此不能解釋收入不平等。

例如,假設一個城鎮總人口為50人,年收入50萬美元,1000人,年收入2.5萬美元。我們將人均收入計算為($500000*50)+(1000*25000),得出總收入50000000美元。當我們除以50000000美元/1050美元(總人口)時,該鎮的人均收入為47619美元。

然而,人均收入並不能讓我們真實地瞭解鎮上所有人的生活狀況。想象一下,如果聯邦援助或公共援助是根據人均收入向城鎮提供的。在我們的例子中,如果援助的收入門檻為47000美元或更少,該鎮可能得不到住房和糧食援助等必要的援助。

通貨膨脹

人均收入並不能反映一個經濟體的通貨膨脹率,通貨膨脹率是指物價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上升的速度。例如,如果一個國家的人均收入從每年5萬美元增加到第二年的5.5萬美元,那麼這將是人口年收入增長的10%。然而,如果同期通脹率為4%,按實際價值計算,收入只會增長6%。通貨膨脹削弱了消費者的購買力,限制了收入的增長。因此,人均收入可能會誇大一個人口的收入。

國際比較

在進行國際比較時,生活費用差異可能不準確,因為計算中不包括匯率。人均收入的批評者認為,調整購買力平價(PPP)更為準確,PPP有助於抵消國家間的匯率差異。另外,其他經濟體使用易貨和其他非貨幣活動,這在計算人均收入時沒有考慮。

儲蓄和財富

人均收入不包括個人儲蓄或財富。例如,一個富有的人可能因為不工作而年收入很低,但卻透過儲蓄來維持高質量的生活水平。人均指標將反映富人作為低收入者的情況。

兒童

人均人口中包括兒童,但兒童沒有任何收入。有很多孩子的國家會有一個傾斜的結果,因為他們會有更多的人來分配收入,而沒有孩子的國家。

經濟福利

人民的福利不一定與人均收入掛鉤。例如,工作條件的質量、工作小時數、教育水平和健康福利不包括在人均收入計算中。因此,社會整體福利可能無法準確反映。

重要的是要考慮到人均收入只是一個指標,應該與其他收入指標結合使用,如收入中位數、按地區劃分的收入以及貧困居民的百分比。

  • 發表於 2021-06-12 19:04
  • 閱讀 ( 33 )
  • 分類:金融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 per capita)和人均收入(income per capita)的區別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 per capita)和人均收入(income per capita)的區別 由於許多原因,各國的經濟地位至關重要,許多方法被用來衡量經濟狀況。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和人均收入是兩個被認為是相同的先行指標。這是因為GDP也...

  • 發佈於 2020-10-24 09:09
  • 閲讀 ( 48 )

個人收入(personal income)和個人可支配收入(personal disposable income)的區別

...此不能用來比較各國的可支配收入。因此,一個國家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透過將該國所有個人的集體收入減去稅收後再除以該國人口來計算的。 人均可支配收入=可支配總收入/總人口 圖02:人均可支配收入隨時間變化 個人...

  • 發佈於 2020-10-24 14:50
  • 閲讀 ( 78 )

國民收入(national income)和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income)的區別

...此不能用來比較各國的可支配收入。因此,一個國家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透過將該國所有個人的集體收入減去稅收後再除以該國人口來計算的。 人均可支配收入=可支配總收入/總人口 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下圖...

  • 發佈於 2020-10-25 04:15
  • 閲讀 ( 97 )

可任意處理的(disposable)和可自由支配收入(discretionary income)的區別

...此不能用來比較各國的可支配收入。因此,一個國家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透過將該國所有個人的集體收入減去稅收後再除以該國人口來計算的。 人均可支配收入=可支配總收入/總人口 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下表...

  • 發佈於 2020-10-25 04:41
  • 閲讀 ( 86 )

被動的(passive)和非被動收入(non-passive income)的區別

被動的(passive)和非被動收入(non-passive income)的區別 被動收入和非被動收入的主要區別在於,被動收入是指出租活動或投資者沒有實質性參與的任何其他商業活動產生的收入,而非被動收入則包括任何型別的主動收入,如工資...

  • 發佈於 2020-10-25 22:03
  • 閲讀 ( 84 )

營業收入

什麼是營業收入(operating income)? 營業收入是一個會計數字,衡量從企業經營中實現的利潤額,扣除營業費用,如工資、折舊和銷貨成本(COGS)。 營業收入也叫營業收入,是指公司的總收入,等於總收入減去COG,再減去所有的...

  • 發佈於 2021-05-31 10:21
  • 閲讀 ( 76 )

現金流和收入有何不同?

現金流和收入有何不同? 收入是公司從銷售產品和服務中賺取的錢。現金流量是現金流入和流出公司的凈額。收入是衡量公司銷售和營銷效率的一個指標,而現金流更像是一個流動性指標。收入和現金流都用來幫助投資者和分...

  • 發佈於 2021-06-01 11:59
  • 閲讀 ( 59 )

收入最高的10個國家

...納稅後有多少錢可用於購買商品和服務。 人均貨幣是指人均收入、人均貨幣供應量、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甚至是人均資產凈值。例如,人均收入可以指人均可支配收入或人均可支配收入。 關鍵要點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衡量...

  • 發佈於 2021-06-02 11:51
  • 閲讀 ( 50 )

收入回報率–ror定義

什麼是收入回報率(return on revenue)? 收入回報率(ROR)是根據產生的收入量來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標。收入回報率比較每一美元收入產生的凈收入。 收益率是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最重要的財務指標之一。ROR也有助於確定一...

  • 發佈於 2021-06-10 23:35
  • 閲讀 ( 63 )

營業收入與凈收入的區別是什麼?

營業收入與凈收入:概述 營業收入和凈收入都顯示了一個公司的收入,但這兩種收入的表達方式截然不同。這兩個指標都有各自的優點,但在計算中也有不同的扣減和積分。透過對這兩個數字的分析,投資者可以確定一家公司...

  • 發佈於 2021-06-14 21:41
  • 閲讀 ( 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