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恩斯經濟學

凱恩斯經濟學是一種巨集觀經濟理論,研究經濟中的總支出及其對產出、就業和通貨膨脹的影響。凱恩斯主義經濟學是由英國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在20世紀30年代為理解大蕭條而發展起來的。凱恩斯主義經濟學被認為是一種“需求側”理論,關註經濟在短期內的變化。凱恩斯的理論是第一個將基於個人激勵的經濟行為和市場的研究與廣泛的國民經濟總量變數和結構的研究分離開來的理論。...

什麼是凱恩斯經濟學(keynesian economics)?

凱恩斯經濟學是一種巨集觀經濟理論,研究經濟中的總支出及其對產出、就業和通貨膨脹的影響。凱恩斯主義經濟學是由英國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在20世紀30年代為理解大蕭條而發展起來的。凱恩斯主義經濟學被認為是一種“需求側”理論,關註經濟在短期內的變化。凱恩斯的理論是第一個將基於個人激勵的經濟行為和市場的研究與廣泛的國民經濟總量變數和結構的研究分離開來的理論。

根據凱恩斯的理論,他主張增加**支出,降低稅收,以**需求,使全球經濟走出蕭條。隨後,凱恩斯主義經濟學被用來指這樣一個概念:透過積極的穩定和**的經濟幹預政策,透過影響總需求,可以實現最佳的經濟表現,防止經濟衰退。

關鍵要點

  • 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的重點是利用積極的**政策來管理總需求,以應對或防止經濟衰退。
  • 凱恩斯在應對大蕭條時發展了他的理論,並對以前的經濟理論提出了高度批評,他稱之為“古典經濟學”。 
  • 積極的財政和貨幣政策是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家推薦的管理經濟和對抗失業的主要工具。

1:40

凱恩斯經濟學

理解凱恩斯經濟學

凱恩斯主義經濟學代表了一種看待支出、產出和通貨膨脹的新方法。此前,凱恩斯所謂的古典經濟思想認為,就業和經濟產出的週期性波動創造了個人和企業家有動機追求的利潤機會,從而糾正了經濟中的不平衡。根據凱恩斯對這一所謂經典理論的構建,如果經濟中的總需求下降,由此產生的生產和就業疲軟將導致價格和工資的下降。較低的通貨膨脹率和工資水平將促使僱主進行資本投資,僱用更多的人,**就業,恢復經濟增長。然而,凱恩斯認為,大蕭條的深度和持續性嚴重地驗證了這一假設。

凱恩斯在其著作《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等著作中反對他對古典理論的建構,認為在經濟衰退期間,商業悲觀主義和市場經濟的某些特徵會加劇經濟疲軟,導致總需求進一步暴跌。

例如,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反駁了一些經濟學家的觀點,即降低工資可以恢復充分就業,因為勞動力需求曲線像任何其他正常需求曲線一樣向下傾斜。相反,他認為僱主不會增加僱員來生產無法銷售的商品,因為對他們產品的需求疲軟。同樣,糟糕的商業環境可能會導致公司減少資本投資,而不是利用較低的價格來投資新的廠房和裝置。這也會減少總體支出和就業。

凱恩斯主義經濟學與大蕭條

凱恩斯主義經濟學有時被稱為“蕭條經濟學”,因為凱恩斯的一般理論是在一個深刻的蕭條時期寫成的,不僅在他的祖國英國,而且在全世界。這本著名的1936年的書是由凱恩斯對大蕭條時期發生的事件的理解而成的,凱恩斯認為,古典經濟理論無法解釋他在書中所描述的情況。

其他經濟學家則認為,在經濟出現任何普遍下滑之後,企業和投資者利用投入價格下降來追求自身利益,將使產出和價格恢復到均衡狀態,除非另有阻止。凱恩斯認為,大蕭條似乎與這一理論背道而馳。在此期間,產量很低,失業率居高不下。大蕭條激發了凱恩斯對經濟本質的不同思考。根據這些理論,他建立了現實世界的應用程式,這些應用程式可能會對處於經濟危機中的社會產生影響。

凱恩斯拒絕了經濟將恢復到自然平衡狀態的觀點。相反,他認為,一旦經濟衰退開始,無論出於何種原因,它在企業和投資者中產生的恐懼和悲觀情緒將趨於自我實現,並可能導致經濟活動持續低迷和失業。針對這一點,凱恩斯主張採取反週期財政政策,在經濟困難時期,**應承擔赤字支出,以彌補投資下降,並促進消費支出,以穩定總需求。

凱恩斯當時對英國**提出了高度批評。**大幅增加福利支出,提高稅收以平衡國民收支。凱恩斯說,這不會鼓勵人們花錢,從而使經濟失去**,無法複蘇和恢復到一個成功的狀態。相反,他建議**花更多的錢和減稅來扭轉預算赤字,這將增加經濟中的消費需求。這將反過來導致整體經濟活動的增加和失業率的降低。

凱恩斯還批評了過度儲蓄的想法,除非是為了退休或教育等特定目的。他認為這對經濟是危險的,因為停滯不前的資金越多,**經濟增長的資金就越少。這是凱恩斯的另一個旨在防止經濟大蕭條的理論。

許多經濟學家批評了凱恩斯的做法。他們認為,企業對經濟激勵做出反應,往往會使經濟恢復到均衡狀態,除非**透過幹預價格和工資來阻止他們這樣做,使市場看起來似乎是自我調節的。另一方面,凱恩斯在世界深陷經濟蕭條時期寫作時,對市場的自然均衡並不那麼樂觀。他認為,在創造一個強勁的經濟體方面,**處於比市場力量更好的地位。

John Maynard Keynes

凱恩斯經濟學與財政政策

由凱恩斯的學生裡查卡恩(Richar Kahn)提出的乘數效應是凱恩斯反週期財政政策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根據凱恩斯的財政**理論,**支出的註入最終會導致商業活動的增加,甚至更多的支出。這一理論認為,支出可以提高總產出,產生更多的收入。如果工人願意花掉他們額外的收入,由此產生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可能會比最初的**金額還要大。

凱恩斯乘數的大小與邊際消費傾向直接相關。它的概念很簡單。一個消費者的支出成為企業的收入,然後用於裝置、工人工資、能源、材料、購買的服務、稅收和投資者回報。然後,工人的收入就可以花掉,這個週期繼續下去。凱恩斯及其追隨者認為,個人應該少儲蓄、多消費,提高邊際消費傾向,以實現充分就業和經濟增長。

在這個理論中,一美元的財政**最終會創造超過一美元的增長。對於**經濟學家來說,這似乎是一場政變,他們可以為全國範圍內政治上受歡迎的支出專案提供理由。

幾十年來,這一理論一直是學術經濟學的主導正規化。最終,其他經濟學家,如米爾頓·弗裡德曼和默裡·羅斯巴德,證明凱恩斯主義模型錯誤地描述了儲蓄、投資和經濟增長之間的關係。許多經濟學家仍然依賴乘數模型,儘管大多數經濟學家承認,財政**遠不如最初乘數模型所顯示的有效。

通常與凱恩斯理論聯絡在一起的財政乘數是經濟學中兩大乘數之一。另一個乘數被稱為貨幣乘數。這個乘數指的是部分準備金銀行體系產生的貨幣創造過程。貨幣乘數比凱恩斯主義的財政乘數爭議更小。

凱恩斯經濟學與貨幣政策

凱恩斯主義經濟學關註的是經濟衰退時期的需求側解決方案。**對經濟程序的幹預是凱恩斯主義對付失業、就業不足和低經濟需求的武器庫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直接幹預經濟的強調常常使凱恩斯主義理論家與主張**有限參與市場的理論家產生分歧。

凱恩斯主義理論家認為,經濟體自身並不能很快穩定下來,需要積極幹預,以**經濟中的短期需求。他們認為,工資和就業對市場需求的反應較慢,需要**幹預才能保持正軌。此外,他們認為,價格也不會迅速作出反應,只有在貨幣政策幹預時才會逐漸發生變化,從而產生了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的一個分支,即貨幣主義。

如果價格變化緩慢,就有可能利用貨幣供應量作為工具,改變利率來鼓勵借貸。降低利率是**有意義地幹預經濟體系的一種方式,從而鼓勵消費和投資支出。由降息引發的短期需求增長重振了經濟體系,恢復了就業和服務需求。新的經濟活動將促進經濟的持續增長和就業。

凱恩斯主義理論家認為,如果不進行幹預,這個週期就會中斷,市場增長變得更加不穩定,容易出現過度波動。保持低利率是透過鼓勵企業和個人借貸來**經濟週期的一種嘗試。然後他們把借來的錢花掉。這種新的支出**了經濟。然而,降低利率並不總是直接導致經濟改善。

貨幣主義經濟學家關註於管理貨幣供應量和降低利率,以此來解決經濟困境,但他們通常試圖避免零邊界問題。隨著利率接近於零,透過降低利率來**經濟的效果會降低,因為這會降低投資的積極性,而不是簡單地以現金或類似短期國債的替代品來持有資金。如果利率操縱不能**投資,那麼它可能就不足以產生新的經濟活動,而實現經濟複蘇的努力可能會完全停滯。這是一種流動性陷阱。

當降低利率不能帶來結果時,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家認為必須採取其他策略,主要是財政政策。其他幹預政策包括直接控制勞動力供應、改變稅率間接增加或減少貨幣供應、改變貨幣政策或在就業和需求恢復之前控制商品和服務的供應。

  • 發表於 2021-06-15 12:39
  • 閱讀 ( 55 )
  • 分類:金融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供給側經濟學

...和服務的“供給”)是決定經濟增長的最重要因素。 凱恩斯主義經濟學,或稱需求側經濟學,認為經濟中的需求水平是經濟增長的關鍵驅動因素,而不是供給。 1:23 理解供給側經濟學 理解供給側經濟學 與大多數經濟...

  • 發佈於 2021-06-12 08:27
  • 閲讀 ( 64 )
gy3jk8357
gy3jk8357

0 篇文章

作家榜

  1. admin 0 文章
  2. 孫小欽 0 文章
  3. JVhby0 0 文章
  4. fvpvzrr 0 文章
  5. 0sus8kksc 0 文章
  6. zsfn1903 0 文章
  7. w91395898 0 文章
  8. SuperQueen123 0 文章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