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導擬合(induced fit)和鎖(lock)的區別

誘導擬合與Lock-and-key的關鍵區別在於,在誘導擬合理論中,底物與酶的活性位點結合,導致活性位點的形狀改變為底物的互補形狀。然而,在鎖鍵理論中,酶的底物和活性部位在一開始是互補的。...

誘導擬合與Lock-and-key的關鍵區別在於,在誘導擬合理論中,底物與酶的活性位點結合,導致活性位點的形狀改變為底物的互補形狀。然而,在鎖鍵理論中,酶的底物和活性部位在一開始是互補的。

酶是代謝反應的催化劑。因此,它們對它們的底物是特定的。底物與酶的活性部位結合,然後轉化為產物。兩個假說,即誘導適合假說和鎖和鑰匙假說解釋了這種底物與酶的結合。

目錄

1. 概述和主要區別
2. 什麼是誘導擬合
3. 什麼是鎖和鑰匙
4. 誘導配合與鎖和鑰匙的相似性
5. 並排比較-誘導配合與表格形式的鎖和鑰匙
6. 摘要

什麼是誘導擬合(induced fit)?

誘導擬合是一種解釋底物與酶的活性位點結合的理論,該酶的活性位點與活性位點的構象不符。根據這一理論,當基底結合時,活性中心的確認就變成了正確的形狀。

誘導擬合(induced fit)和鎖(lock)的區別

圖01:誘導擬合理論

底物的結合導致活性中心形狀的改變。因此,這一假設被稱為“誘導擬合”。丹尼爾·科什蘭在1959年提出了這一理論。根據這個理論,酶的活性部位不是靜止的。

什麼是鎖和鑰匙(lock and key)?

鎖和鑰匙是解釋酶催化反應的作用方式的理論之一。埃米爾·菲舍爾在1894年提出了這一理論。根據鎖鍵假說,底物與酶活性部位的結合被稱為鎖鍵機制。

誘導擬合(induced fit)和鎖(lock)的區別

圖02:鎖和鍵假設

使用正確的鑰匙可以打開特定的鎖。同樣,如果酶是鎖,它將只被正確的底物打開,這是鑰匙。兩者都正確緊密地配合在一起。它們的形狀是相輔相成的。因此,這種綁定非常具體,不容易被破壞。

誘導擬合(induced fit)和鎖(lock)的共同點

  • 這兩種理論都解釋了酶的作用方式。
  • 它們對於理解底物與酶活性部位的結合非常重要。

誘導擬合(induced fit)和鎖(lock)的區別

誘導適應和鎖和鑰匙是兩種解釋酶的模式的理論。誘導適配理論描述的是非互補酶與底物的結合,而鎖與鍵則描述互補酶與底物的結合。在誘導擬合模型中,活動位點不是靜態的,而在鎖和鍵模型中是靜態的。下面的信息圖以表格形式顯示了誘導配合和鎖和鍵之間的區別。

誘導擬合(induced fit)和鎖(lock)的區別

總結 - 誘導擬合(induced fit) vs. 鎖和鑰匙(lock and key)

誘導擬合理論解釋了當酶和底物的形狀不完全匹配時,它們之間的結合。底物的結合會導致酶活性位點的構象變化,從而實現正確的結合。另一方面,鎖鍵理論解釋了完全匹配或匹配的底物與酶的結合。類似於“鎖和鑰匙”,根據這一假設,底物和酶彼此配合得非常緊密。在誘導擬合理論中,酶的活性位點不是靜態的,而在鎖鍵機制中則是靜態的。這就是誘導配合與鎖和鑰匙的區別。

引用

1.“鎖和鑰匙機制”,《蓋爾日常生活圖書館:美國的奴隸制度》,哥倫比亞百科全書,2018年。此處提供2.“鎖匙理論•A*生物學”。A*生物學。此處提供
2.“鎖匙理論•生物學”《生物學》。

  • 發表於 2020-10-22 11:31
  • 閱讀 ( 102 )
  • 分類:科學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感應偶極子(induced dipole)和永久偶極子(permanent dipole)的區別

誘導偶極矩與永久偶極矩的關鍵區別在於,影響偶極矩的因素髮生變化時,感應偶極矩會發生變化,而外部因素的變化則不會影響到永久偶極矩。 分子間作用力是分子間的相互作用。這些相互作用可能包括吸引和排斥。分子...

  • 發佈於 2020-10-03 13:11
  • 閲讀 ( 67 )

酶抑制劑(enzyme inhibitor)和酶誘導劑(enzyme inducer)的區別

酶抑制劑和酶誘導劑的關鍵區別在於酶抑制劑透過與酶的活性部位結合來降低酶的活性。相反,酶誘導劑透過結合酶或增加基因表達來增加酶的代謝活性。 酶是催化活細胞中發生的生化反應的生物分子。它們透過降低活化能...

  • 發佈於 2020-10-06 17:06
  • 閲讀 ( 54 )

超共軛(hyperconjugation)和誘導效應(inductive effect)的區別

...間的相互作用則是透過超共軛效應來解釋的。 超共軛和誘導效應這兩個術語都是有機化合物中的電子效應,它們導致了化合物的穩定。 目錄 1. 概述和主要區別 2. 什麼是超共軛 3. 什麼是誘導效應 4. 並排比較-超共軛與表格形式...

  • 發佈於 2020-10-16 03:18
  • 閲讀 ( 66 )

構成(constitutive)和誘導表達(inducible expression)的區別

構成表達與誘導表達的關鍵區別在於,構成表達是構成基因在恆定水平上的表達,誘導表達是誘導基因在一定條件下的表達。 基因是遺傳的基本功能單位。基因包含合成蛋白質的遺傳密碼。它們是染色體的特定區域。為了生...

  • 發佈於 2020-10-16 03:52
  • 閲讀 ( 89 )

多能性(pluripotent)和誘導多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的區別

多能幹細胞和誘導多能幹細胞之間的關鍵區別在於,多能幹細胞是未分化的母細胞(來自胚胎等),它們具有天然的分化成不同細胞型別的能力,而誘導多能幹細胞則是經過基因重程式設計的體細胞成體細胞特性類似於天然...

  • 發佈於 2020-10-18 01:43
  • 閲讀 ( 58 )

誘導效應(inductive effect)和電效應(electromeric effect)的區別

...可以觀察到電光效應。 目錄 1. 概述和主要區別 2. 什麼是誘導效應 3.什麼是電效應 4. 感應效應與電效應的相似性 5. 並列比較-感應效應與電效應的表格形式 6. 摘要 什麼是誘導效應(inductive effect)? 誘導效應是指一個化學鍵的電荷...

  • 發佈於 2020-10-19 07:47
  • 閲讀 ( 56 )

誘導的(inducible)和壓抑性操縱子(repressible operon)的區別

關鍵區別-誘導型與抑制型操縱子 操縱子是基因組DNA的一個功能單元,它包含一組受單個啟動子控制的基因簇。基因調控是透過誘導或抑制操縱子來實現的。操作子有兩種型別:誘導性操作和抑制性操作。可誘導操縱子是一種...

  • 發佈於 2020-10-20 18:24
  • 閲讀 ( 72 )

誘導效應(inductive effect)和共振效應(resonance effect)的區別

誘導效應和共振效應的關鍵區別在於,誘導效應是由於化學鍵的極化而產生的,而共振效應是由於單鍵和雙鍵同時存在而產生的。 誘導效應和共振效應與原子有關。感應效應是由於分子原子中的感應電荷而產生的。然而,當...

  • 發佈於 2020-10-23 03:30
  • 閲讀 ( 115 )

自發的(spontaneous)和誘導突變(induced mutation)的區別

自發的(spontaneous)和誘導突變(induced mutation)的區別 突變被稱為有機體DNA序列的改變,這種變化會導致表型的改變,無論是有益的還是有害的。突變也可以是不影響表型的無聲突變。突變對物種的進化起了很大的作用。根據突變...

  • 發佈於 2020-10-24 03:00
  • 閲讀 ( 74 )

酶(enzyme)和輔酶(coenzyme)的區別

...相匹配並與之結合。酶-底物結合的特**可以用鎖鍵假說和誘導擬合假說來解釋。鎖與鍵假說表明酶與底物之間的匹配與鎖與鍵的匹配具有特殊性。誘導適配假說認為,活性部位的形狀可能會發生變化,以適應特定底物的形狀,類...

  • 發佈於 2020-10-25 05:31
  • 閲讀 ( 55 )

作家榜

  1. admin 0 文章
  2. 孫小欽 0 文章
  3. JVhby0 0 文章
  4. fvpvzrr 0 文章
  5. 0sus8kksc 0 文章
  6. zsfn1903 0 文章
  7. w91395898 0 文章
  8. SuperQueen123 0 文章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