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動投資

被動投資是一種透過最小化買賣來實現收益最大化的投資策略。指數投資是一種常見的被動投資策略,投資者透過這種策略購買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基準,如標準普爾500指數;500指數,並將其長期持有。...

被動投資是一種透過最小化買賣來實現收益最大化的投資策略。指數投資是一種常見的被動投資策略,投資者透過這種策略購買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基準,如標準普爾500指數;500指數,並將其長期持有。

被動投資可以與主動投資形成對比。

關鍵要點

  • 被動投資廣義上是指長期投資範圍內的買入持有組合策略,市場交易量最小。
  • 指數投資可能是最常見的被動投資形式,投資者試圖複製和持有一個或多個廣泛的市場指數。
  • 被動投資比主動管理的投資組合更便宜、更不複雜,而且往往在中長期內產生更好的稅後收益。

理解被動投資

被動投資方法旨在避免頻繁交易可能產生的費用和有限的業績。被動投資的目標是逐步積累財富。被動投資也被稱為買入並持有策略,意味著購買一種證券以長期持有。與主動交易者不同,被動投資者不尋求從短期價格波動或市場時機中獲利。被動投資策略的基本假設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會產生正收益。

被動的管理者普遍認為很難超越市場,因此他們試圖與市場或行業表現相匹配。被動投資試圖透過構建單一股票的多元化投資組合來複制市場表現,如果單獨進行,則需要進行廣泛的研究。上世紀70年代引入指數基金,使得實現與市場一致的回報變得更加容易。上世紀90年代,跟蹤主要指數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如spdrs&p500etf(SPY)允許投資者像交易股票一樣交易指數基金,從而進一步簡化了交易過程。

被動投資的利弊

維持一個多元化的投資組合對成功的投資很重要,而透過指數化進行被動投資是實現多元化的一個很好的方法。指數基金廣泛地分散風險,持有全部或代表性樣本的證券在其目標基準。指數基金跟蹤目標基準或指數,而不是尋找贏家,因此它們避免不斷買賣證券。因此,與主動管理型基金相比,它們的費用和運營費用更低。指數基金提供了一種簡單易行的方法來投資於選定的市場,因為它尋求跟蹤指數。沒有必要選擇和監督個別管理者,也沒有必要在投資主題中進行選擇。

然而,被動投資受制於市場總風險。指數基金跟蹤整個市場,所以當整體股市或債券價格下跌時,指數基金也會如此。另一個風險是缺乏靈活性。指數基金經理通常被禁止使用諸如減少股票頭寸等防禦措施,即使經理人認為股價會下跌。被動管理的指數基金面臨業績限制,因為它們的設計是提供密切跟蹤基準指數的回報,而不是尋求業績表現。他們很少能超過指數的回報率,通常由於基金運營成本的原因,回報率通常會稍低一些。

被動投資的一些主要好處是:

  • 超低費用: 沒有人挑選股票,所以監督成本要低得多。 被動基金遵循它們作為基準的指數。
  • 透明度: 指數基金中有哪些資產總是很清楚的。
  • 稅收效率: 他們的買入並持有策略通常不會導致大規模虧損 資本利得稅 今年。
  • 簡單性:擁有一個索引或一組索引比需要不斷研究和調整的動態策略更容易實施和理解。

積極投資的支持者會說,被動投資策略有以下弱點:

  • 太有限: 被動基金僅限於一個特定的指數或預定的投資組合,幾乎沒有變化;因此,無論市場發生什麼,投資者都會被鎖定在這些資產中。
  • 潛在回報較小: 根據定義,被動基金幾乎永遠不會跑贏市場,即使是在動蕩時期,因為它們的核心持股被鎖定以跟蹤市場。有時,一隻被動型基金可能會跑贏市場一點,但除非市場本身繁榮起來,否則它永遠不會獲得主動型基金經理所渴望的高額回報。 另一方面,積極的管理者可以帶來更大的回報(見下文),儘管這些回報也會帶來更大的風險。

優點和侷限性

為了對比被動投資的利弊,主動投資也有其優點和侷限性需要考慮:

  • 靈活性: 活動管理器不需要遵循特定索引。他們可以購買那些他們認為自己找到的“毛坯鑽石”股票。
  • 套期保值: 活躍的經理也可以使用各種技術來對沖他們的賭註,例如 賣空 或 期權,當風險變得太大時,他們能夠退出特定的股票或行業。被動的管理者們總是被他們跟蹤的指數所持有的股票所困擾,不管他們的表現如何。
  • 稅務管理: 儘管這一策略可能引發資本利得稅,但顧問們也可以為個人投資者量身定製稅收管理策略,例如**正在虧損的投資,以抵消對大贏家的稅收。

但積極的策略有以下缺點:

  • 非常昂貴: 湯森路透理柏(thomsonreuters-Lipper)預計,主動管理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支出率為1.4%,而被動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支出率僅為0.6%。費用更高,因為所有積極的買賣都會引發交易成本,更不用說你支付的是研究股票選擇的分析師團隊的薪水。投資幾十年的所有這些費用都會扼殺回報。
  • 主動風險: 積極的管理者可以自由購買任何他們認為會帶來高回報的投資,當分析師是對的時候這是很好的,但是當他們是錯的時候這是很糟糕的。
  • 糟糕的業績記錄:資料顯示,很少有主動管理的投資組合超過了被動基準,特別是在考慮了稅費之後。事實上,從中長期來看,只有少數主動管理的共同基金超過了基準指數。
  • 發表於 2021-06-03 17:53
  • 閱讀 ( 6 )
  • 分類:金融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活躍交易

...a,alpha是主動管理投資組合的回報率與指數、基準或類似被動投資策略之間的差異。 被動投資的支持者,與主動投資相反,經常引用主動交易者很少比被動指數基金錶現更好。這主要是由於活躍交易的佣金和成本增加。也就是...

  • 發佈於 2021-06-12 13:05
  • 閲讀 ( 37 )
cynfkqtmvu
cynfkqtmvu

0 篇文章

作家榜

  1. admin 0 文章
  2. 孫小欽 0 文章
  3. JVhby0 0 文章
  4. fvpvzrr 0 文章
  5. 0sus8kksc 0 文章
  6. zsfn1903 0 文章
  7. w91395898 0 文章
  8. SuperQueen123 0 文章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