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應避免的8個心理陷阱

許多作者都寫過心理或行為陷阱的文章,這些陷阱通常會導致人們的生活走向錯誤的方向。很多時候,一些典型的功能失調的心理學形式直接體現在投資行為上。...

許多作者都寫過心理或行為陷阱的文章,這些陷阱通常會導致人們的生活走向錯誤的方向。很多時候,一些典型的功能失調的心理學形式直接體現在投資行為上。

在這裡,我們來看看8個常見的心理陷阱,投資者可能成為受害者,由行為金融學確定。

關鍵要點

  • 行為金融學將認知心理學的發現應用於投資者行為,以識別失誤。
  • 一些偏見或“陷阱”迄今已被編目,包括錨定到一個任意數字和過於自信。
  • 在這裡,我們將介紹投資者面臨的幾個常見陷阱,以及如何嘗試剋服這些陷阱。

#1.錨定存水彎

首先,有一個所謂的錨定陷阱,它指的是過度依賴於一個人最初的想法。想象一下,在一場拳擊比賽中下註,選擇一名拳擊手純粹是看在過去五場比賽中誰出的拳最多。你可以選擇統計上更活躍的拳手,但拳數最少的拳手可能在第一輪淘汰賽中贏了五局。顯然,任何指標脫離上下文都可能變得毫無意義。

例如,如果你認為某個公司是成功的,你可能太相信它的股票是一個好的賭註。這種先入為主的觀念在當時的情況下或在將來的某個時候可能是完全不正確的。

以電子產品零售商Radio Shack為例。在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這家連鎖店曾經是個人電子產品和小玩意的繁榮銷售商,後來被亞馬遜(Amazon)等線上零售商壓垮。由於該公司多次申請破產,並從鼎盛時期的7300家門店縮減到2017年底的70家,那些被困在“無線電小屋”的觀念中的人損失了很多錢。

為了避免這個陷阱,你需要保持思維的靈活性,對新的資訊來源保持開放,同時要瞭解這樣一個現實:任何一家公司今天都可以在這裡,明天都可以離開。因此,任何一個經理也可以消失。

#2.沉沒成本陷阱

沉沒成本陷阱同樣危險。這是關於心理上(但不是現實中)保護你以前的選擇或決定-這往往是災難性的投資。你真的很難承受損失和/或接受你做了錯誤的選擇或讓別人替你做了這些選擇。但是,如果你的投資不好,或者下沉速度很快,那麼你越早走出困境,進入更有前途的領域,就越好。

如果你堅持1999年在網際網路繁榮時期買入的股票,你將不得不等待10年才能實現盈虧平衡,而這正是非科技類股票的情況。最好不要固守沉沒成本,而進入其他快速上升的資產類別。對不良投資的情感承諾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

#3.確認陷阱

同樣地,在確認陷阱中,人們經常會尋找已經犯下和仍在犯同樣錯誤的人。確保你能從新的渠道得到客觀的建議,而不是一開始就諮詢給你壞建議的人。如果你發現自己在說“我們的股票已經跌了30%,但最好還是堅持住,不是嗎?”那麼你就是在向其他不幸的投資者求證。你們可以在短期內互相安慰,但這隻是自欺欺人。

#4.失明陷阱

情境性失明會加劇這種情況。即使是那些沒有明確尋求確認的人,也常常只是為了什麼都不做而將當前的市場現實拒之門外,推遲必須面對損失的邪惡日子。

如果你深知自己的投資存在問題,比如公司的重大醜聞或市場警告,但除了財經頭條,你在網上什麼都看了,那麼你很可能正遭受著這種盲目效應。

#5.相對論陷阱

相對論陷阱也在那裡等著把你引入歧途。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心理構成,加上工作、家庭、職業前景和可能繼承的獨特環境。這意味著,儘管你需要知道別人在做什麼和說什麼,但他們的情況和觀點並不一定與他們自己的背景無關。

註意,但也要小心!你必須為自己投資,而且只能在你自己的背景下投資。你的朋友可能既有錢又有風險偏好,可以在豬肚期貨上投機(就像電影《交易場所》中那樣),但如果你是一個收入不高、神經質的人,這就不適合你了。

#6.非理性繁榮陷阱

當投資者開始相信過去等於未來時,他們的行為就好像市場上沒有不確定性一樣。不幸的是,不確定性永遠不會消失。

市場上總會出現大起大落、股市過熱、泡沫、小泡沫、全行業虧損、亞洲恐慌性拋售等突發事件。相信過去預示未來是過度自信的表現。當足夠多的投資者過度自信時,我們就有了格林斯潘著名的“非理性繁榮”的條件,即投資者過度自信會導致貪婪,並將市場推高到一個巨大調整不可避免的地步。受到衝擊最大的投資者——那些在股市回撥前仍全力以赴的投資者——往往是那些自信牛市將永遠持續的自大者。相信一頭公牛不會攻擊你是讓你自己被刺傷的可靠方法。

#7.偽確定性陷阱

這句話是觀察投資者對風險的看法。如果投資者認為自己的投資組合/投資回報率為正(基本上是保護領先地位),他們將限制自己的風險敞口,但如果看起來他們正走向虧損,他們將尋求越來越多的風險。

基本上,當投資者的投資組合表現良好且可能承受更多風險時,他們會規避風險;當投資者的投資組合表現不佳且不需要承擔更多可能的損失時,他們會尋求風險。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大家都想贏回來。投資者願意增持股份以“回收”資本,但不是為了創造更多資本。如果一個賽車手只在領先時使用剎車,他還能活多久?

#8.優勢陷阱

對某些人來說,優越感陷阱是極其危險的。很多投資者過於自信,認為自己比專家甚至比市場都瞭解。受過良好教育和/或聰明並不意味著你不會從好的、獨立的建議中獲益。而且,這也不意味著你可以智勝專業人士和複雜的市場體系。許多投資者因為相信自己比其他人好而失去了財富。此外,這些人很容易成為上述其他陷阱的獵物。

在最好的大學裡,確實有(而且一直都有)非常出色的金融學教授——從技術上講——這會讓他們誤以為在現實世界中挑選金融學教授很容易。有些人真的做到了,但另一些人卻在象牙塔之外突然覺醒。聽起來很奇怪,一個有博士學位的人。事實上,在金融領域,你可能會走錯方向(例如,太精打細算、太自信),而一個只有高中文憑的人可能會對市場有一種驚人的感覺,從而發財。

常見問題

如何避免錨定陷阱?

研究表明,某些因素可以降低錨定效應,但很難完全避免,即使人們意識到這種偏見並有意避免。在實驗研究中,告訴人們錨定,警告他們錨定可能會使他們的判斷產生偏差,甚至給他們提供金錢激勵來避免錨定,可以減少但不能消除錨定的效果。

什麼是沉沒成本陷阱(the sunk cost trap)?

沉沒成本陷阱是指人們不合理地繼續進行一項不值得完成的活動或投資的趨勢。這是因為他們已經投入了時間和/或金錢。沉沒成本陷阱有助於解釋為什麼人們會看完自己不喜歡的電影,吃完味道不好的飯菜,把從來沒穿過的衣服放在衣櫃裡,並持有表現不佳的投資。

如何剋服確認偏差?

他剋服確認陷阱的第一步是意識到它的存在。一旦投資者收集到支援他們對某一特定投資的觀點和信念的資訊,他們就應該尋求挑戰他們觀點的替代想法。把投資的利弊列一張清單,然後以開放的心態重新評估,這是一種很好的做法。

我怎樣才能知道我是否有被優越感困住的危險?

如果你問這個問題,你可能已經過於自信了。感覺你比別人或你實際知道的更多是新手和專家犯下的一個重大錯誤。作為人類本性的一部分,可以肯定的是,你可能在決策的某些方面表現出過度自信。

底線

人類的心理是一件危險的事情,人們一次又一次地犯一些令人震驚的標準錯誤。在最激烈的時刻,或者在承受壓力或誘惑時,很容易陷入這些思維陷阱。錯誤的認識、自欺欺人、瘋狂地試圖避免意識到損失、拼命尋求其他受害者的安慰、排斥現實等等都會讓你付出高昂的代價。

意識到這些陷阱的本質,並始終誠實和現實地對待自己。此外,尋求有能力和知識淵博的正直人士的建議,他們會在一切還不到時候把你帶回現實。

  • 發表於 2021-06-05 02:34
  • 閱讀 ( 11 )
  • 分類:金融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關閉共同基金:投資保護還是陷阱?

...時註意到,某個共同基金將在當前工作日結束前關閉對新投資者的大門。這到底是什麼意思?你是應該急於投資,增持,還是急於拋售?以下列出了關閉共同基金的特徵、共同基金關閉的原因,以及評估正在關閉的共同基金時應...

  • 發佈於 2021-06-02 18:19
  • 閲讀 ( 43 )

能源ETF反彈,因歐佩克可能減產

...週萎縮,表明需求改善。 從事石油和天然氣股票交易的投資者應考慮透過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獲得該行業的敞口。下麵,我們將討論三隻能源基金,它們在最近幾個交易日的關鍵技術支撐附近發現了強勁的買入興趣。 迪...

  • 發佈於 2021-06-07 08:56
  • 閲讀 ( 38 )

公牛陷阱

...水平。此舉“誘捕”了那些按照買入訊號行事的交易者或投資者,並對由此產生的多頭頭寸造成損失。公牛陷阱也可以指鞭子圖案。 與牛市陷阱相反的是熊市陷阱,當賣方未能將跌勢壓到崩潰水平以下時,就會出現熊市陷阱。...

  • 發佈於 2021-06-11 12:00
  • 閲讀 ( 69 )

購買facebook股票入門指南

...蘋果(Apple)、網飛(Netflix)和Alphabet,它被散戶和機構投資者廣泛持有。在IPO後的幾年裡,其股價一直保持著異常強勁且相對平穩的上漲勢頭,但股東們對資料隱私醜聞、反壟斷調查以及與COVID19流感大流行有關的經濟衝擊的擔...

  • 發佈於 2021-06-14 02:38
  • 閲讀 ( 38 )
xzar0312
xzar0312

0 篇文章

作家榜

  1. admin 0 文章
  2. 孫小欽 0 文章
  3. JVhby0 0 文章
  4. fvpvzrr 0 文章
  5. 0sus8kksc 0 文章
  6. zsfn1903 0 文章
  7. w91395898 0 文章
  8. SuperQueen123 0 文章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