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與佛教的轉世觀念

介紹...

印度教與佛教的轉世觀念

介紹

即使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也很難完全理解宗教、上帝、罪、法、阿達瑪等許多哲學和宗教術語的含義。但其中最複雜和主觀的是“轉世”(PunahJanama),字面意思是“重生”。印度教和印度主義;佛教是世界上兩個主流宗教,不僅在各自的宗教話語中有所提及,而且在轉世或重生方面也有詳細的論述。雖然轉世和重生實際上意味著同樣的事情;'在印度教和安氏的解釋上,兩者在再生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佛經。

輪迴一詞,意思是生與死迴圈的普遍體系,在吠陀中佔有突出的位置,吠陀是印度最古老的佛教文字,大約在公元前1500-2000年發展起來。據說,薩納塔納法(廣泛稱為印度教)中描繪的神和女神作為化身一次又一次地重生。轉世背後的強調思想是,每個人,無論是上帝、女神還是人類,都應該轉世,必鬚根據他/她前世的善惡行為(業力)得到全能者(維達達)的獎懲。即使是上帝;女神們也不免要對全能者(維達)負責,因為錯誤的行為是衡量“轉世”在印度宗教和哲學思想和信仰中的重要性的充足材料。

雖然在***和***教中找不到關於轉世的正式提法,但正如大多數信徒所實踐的那樣,這些主流宗教中有一些小教派,其成員確實相信轉世。許多***相信****轉世成了歷史上的****,***也普遍相信耶穌會在審判日再次出現。猶太文字也提到“靈魂迴圈”或靈魂的遷移。然而,這種轉世並不是印度出生的宗教,如薩納塔納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的普遍規律。甚至在有組織的宗教(印度教除外)從佛教開始出現之前,在古希臘、中國和南美洲,轉世曾主導哲學思想和討論。

印度教轉世與;佛教重生

轉世或普納迦南是印度教信仰哲學的核心。在印度教信徒中,關於轉世概念中的真理仍有大量的爭論。然而,大多數印度**,甚至無神論者都高度認可這一點。印度**相信靈魂(Atma)是可毀滅的和永恆的;它既不能被摧毀,也不能被創造。人的身體就像是靈魂的基礎。隨著死亡,靈魂離開舊的身體,進入新的身體,新的誕生髮生,同樣的過程繼續下去。印度教中有一種強烈的信仰,認為一個人(甚至上帝)應該為他/她的錯誤行為向全能者負責,反過來,他/她的善行也會在為人類和上帝服務方面得到回報。行為和錯誤行為不僅包括可見的和可量化的行為,還包括思想、信仰、知覺、智慧和無知。因此,一個人將重新化身,不僅為錯誤的行為服務懲罰條款,或為人類做好事和在最後的生命中毫無疑問地獻身於上帝而獲得幸福生活的回報,而且實現未實現的心願。印度教普遍認為,對另一個人,無論是父親、母親、孩子、兄弟、姐妹、朋友、戀人,甚至寵物的奉獻和深深的愛,都可能是人類重生的原因。這些被稱為瑪雅(依附),它將人類與輪迴聯絡在一起。無知是瑪雅的根本原因,那就是物質慾望和對關係的依戀。一個人從這樣的瑪雅中解脫出來,移除了這樣的無知,最終的解脫就實現了,重生的迴圈就結束了。對物質享受的渴望和對親朋好友的依戀是兩碼事。像發財的慾望是一種物質慾望,因為它會增強感官的**。另一方面,對近親和至親的依戀是瑪雅的一個更深層次的概念,儘管眼睛、耳朵、觸覺(感覺)等感覺**的**,甚至性**的元素都是這種瑪雅的構造。克裡希納勛爵在他最偉大的印度教**之一《吉塔》中的教導中談到了普羅索塔瑪,而偉大的印度聖人室利羅摩克裡希納在《卡薩姆利塔》中也提到了普羅索塔瑪,意思是說一個人從任何一種感官愉悅或對任何活著或死去的人的心理依附中解脫出來,從而從轉世中解脫出來,以死獲得自由。在印度教神話中有這樣的例子,在被詛咒的人得到救贖之前,一個聖人,或天神,或阿凡達,詛咒一個人或惡魔,一次又一次地重新化身為一個事件的發生,做一個特定的行為,或一個特定的人的出生。這類詛咒的原因可能從性濫交到傷害或殺害人類或動物或對詛咒者的不尊重。

佛教中的重生與印度教中的轉世有著本質的區別,儘管佛教的傳播者喬達摩佛教從印度教中得到啟發,對這一概念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應該牢記的是,除了印度教,在那個時代沒有任何宗教存在。與印度教一樣,佛教哲學在很大程度上也強調出生週期。釋迦牟尼公元前600年出生於印度北部倫比尼的一個皇室,當時是喜馬拉雅王國尼泊爾的一位王子。在很小的時候,人類的苦難、疾病、老年和死亡感動了喬達摩,併在他身上發生了一個正規化的轉變。喬達摩變得苦行僧,離開宮殿去尋找這些令人深感不安的問題的答案。在尋求生命的真理的同時,喬達瑪開始意識到重生的想法。佛陀所認為的和佛教信徒所相信的重生是根本不同的,因為佛教不相信任何永恆性;在靈魂的毀滅中。因為佛陀對重生的認識是他在北印度著名菩提樹下獲得的涅盤(靈性覺醒)的一個組成部分。在獲得靈性覺醒的過程中,佛陀據說經歷了他早年在地球上的生活。受佛陀教誨的佛**不相信阿瑪或靈魂是永恆的,從死屍中解脫出來,進入新生的身體,而是認同生命的存在狀態反覆出現的觀點,即重生遵循因果關係的規律。這是因為有利於生育的環境一再出現。

據說佛陀在冥想中獲得了涅盤。佛陀所說的涅盤意味著從所有世俗的依附中解脫出來,從而從重生的迴圈中解脫出來。根據佛陀的說法,當一個人能夠熄滅他/她燃燒的慾望、嫉妒、仇恨、貪婪、愛、情感和無知的**時,最終的解脫就發生了。這意味著再生週期打破了一個人完全擺脫所有物質和心理慾望的時刻,從而使生活在地球上的理由不復存在。當輪迴被打破的那一刻,一種帕拉瑪善提或絕對極樂的感覺充滿了心靈,儘管佛教文獻對這種極樂的性質保持沉默。佛教不相信印度教對前世行為的獎懲學說。在吠陀中,我們找到了詳細的文字,闡述瞭如何獲得莫沙或自我實現。

這些是巴克提瑪格或對上帝的奉獻,吉安娜瑪格或智慧,以及業力或行為。但是佛**相信對上帝的虔誠不能給一個人涅盤。事實上,佛陀從來沒有要求他的追隨者百分之百的奉獻,因為他不認為這是必要的或足夠的,以達到涅盤。

佛**不同意靈魂從一個身體到另一個身體的輪迴,因為沒有什麼是永恆的靈魂存在。相反,他們相信我們的身體和思想是由能量和分子組成的,它們永遠不會耗盡。適合完美的環境,這些開始運作在一個新的出生。

摘要

(1) 印度教相信重生;佛教信仰重生。

(2) 轉世類似於靈魂的輪迴;重生不等於靈魂的輪迴。

(3) 轉世是基於永久性、永恆性和靈魂的毀滅性;佛教不相信任何這樣的靈魂屬性。

(4) 在印度教中,轉世發生了,因為每個人都要為前世的善行或壞事算賬;佛教中的重生與前世的事跡無關。

(5) 在印度教,毫無疑問地向上帝投降可以幫助一個人擺脫重生的枷鎖;佛教不相信對上帝的虔誠能為一個人帶來涅盤。

  • 發表於 2021-06-24 16:11
  • 閱讀 ( 54 )
  • 分類:宗教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大乘佛教(mahayana)和金剛乘(vajrayana)的區別

金剛乘與大乘的區別   佛教是一種來自亞洲的偉大宗教,在全世界有數百萬信徒。這個宗教是以佛陀的教導為基礎的,佛陀是一位印度王子,他透過非暴力和慈悲來實現覺悟和永恆的幸福。在幾個世紀的過程中,出現了許多...

  • 發佈於 2020-10-16 06:50
  • 閲讀 ( 51 )

大乘佛教(mahayana)和小乘佛教(hinayana buddhism)的區別

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是兩個在宗教觀念上存在差異的佛教派別。大乘的字面意思是“乘大車的旅客”,而“小乘”的字面意思是“乘小轎車的旅客”。儘管有人說小乘和小乘是一樣的,但事實並非如此。...

  • 發佈於 2020-10-17 13:27
  • 閲讀 ( 43 )

東(east)和西(west)的區別

...精神。它比西方更有精神。儒教、神道教、道教、佛教、印度教、耆那教、錫克教是遠東和印度的宗教。***、***教、猶太教和瑣羅亞斯德教是中東的宗教。 東方醫學或東方醫學是由阿育吠陀、中醫、藏醫和朝鮮傳統醫學組成的...

  • 發佈於 2020-10-23 21:55
  • 閲讀 ( 46 )

佛教(buddhism)和道教(taoism)的區別

佛教與道教 亞洲佛教和道教的差異主要表現在兩種宗教之間。它們的主要區別之一是道教起源於中國,而佛教起源於印度。人們認為道教起源於公元前4世紀晚期(普通時代之前),而佛教則起源於公元前6至4世紀。正如你所...

  • 發佈於 2020-10-25 13:38
  • 閲讀 ( 49 )

宗教(religion)和神話學(mythology)的區別

...出的。縱觀當今世界,有許多宗教,如***、佛教、***教、印度教等,所有這些宗教都是為了滿足一個單一的需要,即建立一個信仰體系和引導人們。馬克思曾經說過,宗教是大眾的**。馬克思透過這一論述闡述了宗教的功能是緩...

  • 發佈於 2020-11-02 18:02
  • 閲讀 ( 53 )

莫克沙(moksha)和涅槃(nirvana)的區別

莫克沙(moksha)和涅槃(nirvana)的區別 摩訶和涅盤是印度教和佛教哲學中的兩個概念,它們之間的區別可以看出。這些談論的是從無休止的生與死的迴圈中解放出來。聖徒們把人的生命描述為充滿苦難的生活,每個人一生的目標...

  • 發佈於 2020-11-03 08:57
  • 閲讀 ( 77 )

基督教(christianity)和印度教(hinduism)的區別

***與印度教 印度教和***的區別對世界來說很重要。他們在觀念和教條上表現出許多不同。《牛津詞典》將***定義為“基於耶穌基督的個人和教義,或其信仰和實踐的宗教”。另一方面,印度教被認為是“南亞的主要宗教和文...

  • 發佈於 2020-11-03 16:36
  • 閲讀 ( 60 )

宗教(religion)和無神論者(atheist)的區別

...教主張自己的無神論概念。這些宗教包括耆那教、佛教和印度教。雖然佛教和耆那教持有無神論的觀點,即他們不堅定地相信神,但印度教接受無神論,但說精神成長對無神論者來說是不可能的。 因此,宗教與無神論的關鍵區...

  • 發佈於 2020-11-06 11:17
  • 閲讀 ( 57 )

佛教(buddhism)和印度教(hinduism)的區別

佛教和印度教都起源於印度,佛祖,佛教的先知,來自印度教家庭。事實上,印度**甚至認為佛主是“大薩瓦他”或“毗濕奴主的十個轉世”的一部分。然而,這兩種宗教之間有許多根本的區別。...

  • 發佈於 2021-06-22 12:05
  • 閲讀 ( 64 )

神道教(shinto)和佛教(buddhism)的區別

神道教與佛教 神道教(kami no-michi)是日本人民普遍信奉的一種自然的精神崇拜。神道教或字面上的意思是神的方式最初是透過從古代中國碑文。“神道”這個詞就是這兩個詞的組合,“神道”或“神”的意思是神或靈,以及“t...

  • 發佈於 2021-06-22 14:54
  • 閲讀 ( 52 )
rpeaxs8448
rpeaxs8448

0 篇文章

作家榜

  1. admin 0 文章
  2. 孫小欽 0 文章
  3. JVhby0 0 文章
  4. fvpvzrr 0 文章
  5. 0sus8kksc 0 文章
  6. zsfn1903 0 文章
  7. w91395898 0 文章
  8. SuperQueen123 0 文章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