庇古效应

庇古效应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术语,指通货紧缩时期消费、财富、就业和产出之间的关系。将财富定义为货币供应量除以当前价格水平,庇古效应指出,当价格出现通货紧缩时,就业(从而产出)将因财富(从而消费)的增加而增加。...

什么是庇古效应(the pigou effect)?

庇古效应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术语,指通货紧缩时期消费、财富、就业和产出之间的关系。将财富定义为货币供应量除以当前价格水平,庇古效应指出,当价格出现通货紧缩时,就业(从而产出)将因财富(从而消费)的增加而增加。

或者,随着物价上涨,由于消费减少,就业和产出将减少。庇古效应也被称为“真正的平衡效应”

关键要点

  • 庇古效应表明,通货紧缩将导致就业和财富的增加,使经济恢复到“自然增长率”
  •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罗伯特巴罗(Robert Barro)认为,**不能通过发行更多债券来产生“庇古效应”。
  • “庇古效应”对解释日本通货紧缩经济的适用性有限。

理解庇古效应

阿瑟·庇古(Arthur Pigou)为这种效应命名,他反对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声称总需求下降导致的通货紧缩时期更能自我纠正。通货紧缩将导致财富增加,导致支出增加,从而纠正需求下降。

Image

历史上的庇古效应

庇古效应是由亚瑟·塞西尔·庇古于1943年在《经济学杂志》的一篇文章《经典定态》中提出的。在这篇文章中,他早些时候提出了从平衡到消费的联系,而戈特弗里德·哈伯勒(Gottfried Haberler)在《通论》发表的第二年也提出了类似的反对意见。

在古典经济学的传统中,庇古更倾向于经济通常会回归的“自然利率”的概念,尽管他承认,粘性价格可能仍然会阻止需求冲击后回归到自然产出水平。庇古将“真正的平衡”效应视为融合凯恩斯主义和古典主义模式的一种机制。在“实际平衡”效应中,较高的货币购买力导致**和投资支出的减少。

然而,如果庇古效应一直在一个经济体中占主导地位,那么日本接近零的名义利率可能会更快地结束上世纪90年代日本历史性的通货紧缩。

反对日本庇古效应的其他明显证据可能是,在物价下跌的同时,消费者支出的长期停滞。庇古说,价格下跌应该会让消费者感到更富有(并增加支出),但日本消费者更愿意推迟购买,预计价格还会进一步下跌。

**债务与庇古效应

罗伯特·巴罗认为,由于存在遗赠动机的李嘉图等价性,公众不能被愚弄到认为他们比**向他们发行债券时更富有。这是因为**债券券必须通过增加未来税收来支付。巴罗认为,在微观经济层面,主观财富水平应该通过国家**承担的债务份额来减少。

因此,在宏观经济层面,债券不应被视为净财富的一部分。他认为,这意味着**不可能通过发行债券来创造“庇古效应”,因为财富总量不会增加。

  • 发表于 2021-06-04 06:20
  • 阅读 ( 203 )
  • 分类:商业金融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霍尔效应(hall effect)和量子霍尔效应(quantum hall effect)的区别

霍尔效应与量子霍尔效应的关键区别在于霍尔效应主要发生在半导体上,而量子霍尔效应主要发生在金属上。 霍尔效应是指在施加磁场时,与沿导电材料流动的电流和与电流成直角的外部磁场垂直的电势的产生。1879年埃德温...

  • 发布于 2020-09-18 15:09
  • 阅读 ( 471 )

惰性电子对效应(inert pair effect)和屏蔽效应(shielding effect)的区别

惰性对效应与屏蔽效应的关键区别在于,惰性对效应是过渡后金属化合物中最外层电子壳层中的一对电子保持不变的能力,而屏蔽效应则是原子中电子与原子核之间吸引力的降低。 惰性对效应和屏蔽效应是化学中讨论的两种...

  • 发布于 2020-10-03 09:55
  • 阅读 ( 862 )

电子的(electronic)和空间效应(steric effects)的区别

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的关键区别在于电子效应是键作用,而空间效应是非键作用。 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是两个不同的化学概念,用来描述分子中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其结构和性质的影响。电子效应描述了分子中原子间化学...

  • 发布于 2020-10-14 13:01
  • 阅读 ( 322 )

创始人效应(founder effect)和瓶颈效应(bottleneck effect)的区别

创始人效应与瓶颈效应的关键区别在于,当一个种群中的一个小群体从原来的种群中分裂出来并形成新的种群时,即发生创始人效应;而当人口因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而大幅收缩成较小规模时,则发生瓶颈效应还有火灾。 ...

  • 发布于 2020-10-15 12:25
  • 阅读 ( 1052 )

诱导效应(inductive effect)和电效应(electromeric effect)的区别

关键区别-感应效应与电动效应 感应效应和电效应是影响有机化合物化学反应的电子因素。感应效应是电荷通过原子链的传输效应,在化学键中产生永久偶极子。电效应是分子中π电子在攻击剂存在下的完全转移。感应效应与...

  • 发布于 2020-10-19 07:47
  • 阅读 ( 436 )

正常的(normal)和反常塞曼效应(anomalous zeeman effect)的区别

关键区别——正常与异常塞曼效应 1896年,荷兰物理学家Pieter Zeeman观察到氯化钠中原子发射的光谱线在强磁场中的分裂。这一现象的最简单形式被称为正常塞曼效应。后来随着H.A.Lorentz提出的电子理论的引入,人们对这种效应...

  • 发布于 2020-10-20 18:17
  • 阅读 ( 911 )

诱导效应(inductive effect)和共振效应(resonance effect)的区别

诱导效应和共振效应的关键区别在于,诱导效应是由于化学键的极化而产生的,而共振效应是由于单键和双键同时存在而产生的。 诱导效应和共振效应与原子有关。感应效应是由于分子原子中的感应电荷而产生的。然而,当...

  • 发布于 2020-10-23 03:30
  • 阅读 ( 1517 )

诱导效应(inductive effect)和介观效应(mesomeric effect)的区别

诱导效应(inductive effect)和介观效应(mesomeric effect)的区别 诱导效应和介观效应是多原子分子中的两种电子效应。然而,诱导效应和介观效应是由两个不同的因素引起的。例如,诱导效应是σ键极化的结果,介观效应是化合物中...

  • 发布于 2020-10-25 18:15
  • 阅读 ( 364 )

诱导效应(inductive effect)和共振效应(resonance effect)的区别

主差感应效应(main difference inductive effect) vs. 共振效应(resonance effect) 感应效应是由分子中原子的感应电荷引起的效应。这种电荷感应是由于原子电负性值的不同而产生的。具有高电负性的原子倾向于将键电子吸引向自身。...

  • 发布于 2021-06-29 12:15
  • 阅读 ( 467 )

共振(resonance)和介体效应(mesomeric effect)的区别

主差共振(main difference resonance) vs. 介体效应(mesomeric effect) 分子中的共振和介观效应决定了分子的确切化学结构。共振是描述分子极性的效应,这种极性是由孤电子对和键电子对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介观效应是取代基或官能...

  • 发布于 2021-06-29 15:28
  • 阅读 ( 423 )
ob2073
ob2073

0 篇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