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

收入是指正常經營活動產生的收入,包括退貨的折扣和扣減。它是從中減去成本以確定凈收入的頂行或總收入數字。...

什麼是收入(revenue)?

收入是指正常經營活動產生的收入,包括退貨的折扣和扣減。它是從中減去成本以確定凈收入的頂行或總收入數字。

銷售收入=銷售價格×售出單元數\begin{aligned}&amp\text{Sales Revenue}=\text{Sales Price}\times\text{Number of Units salled}\\\ end{aligned}​銷售收入=銷售價格×銷售單位數量​

收入在損益表上也稱為銷售額。對於初創企業來說,儘早獲得正收益至關重要。

關鍵要點

  • 收入,通常稱為銷售收入,是指從正常經營活動和其他經營活動中獲得的收入。
  • 營業收入是指從正常經營活動中取得的收入,如銷售商品或服務。
  • 營業外收入是從次要來源(如訴訟收益)獲得的不經常或非經常性收入。

1:43

什麼是收入?

瞭解收入

收入是公司經營活動帶來的收入。收入也被稱為銷售,如在價格銷售比-一種替代的市盈率,使用分母收入。

根據所採用的會計方法,有不同的方法來計算收入。權責發生制會計將賒銷作為交付給客戶的貨物或服務的收入。有必要檢查現金流量表,以評估公司如何有效地收集欠款。另一方面,現金會計只在收到付款時才將銷售計入收入。支付給公司的現金稱為“收據”。有收據而沒有收入是可能的。例如,如果客戶為尚未提供的服務或未交付的貨物預付了費用,則此活動將產生收據而不是收入。

收入之所以被稱為頂線,是因為它首先出現在公司的損益表上。凈收入,也被稱為底線,是收入減去支出。當收入超過支出時就有利潤。為了增加利潤,從而增加股東的每股收益,公司增加收入和/或減少開支。投資者通常將公司的收入和凈收入分開考慮,以確定企業的健康狀況。凈收入有可能增長,而收入卻因成本削減而停滯不前。這樣的情況對一家公司的長期發展不是好兆頭。當上市公司公佈季度收益時,最受關註的兩個數字是收入和每股收益(“收益”相當於凈收入)。股票隨後的價格走勢通常與一家公司是否超出分析師的收入和每股收益預期有關。

收入型別

公司的收入可以根據產生收入的部門進行細分。例如,休閑車部門可能有一個融資部門,這可能是一個單獨的收入來源。收入也可以分為營業收入-來自公司核心業務的銷售-和來自次要來源的非營業收入。由於這些營業外收入來源通常是不可預測的或非經常性的,它們可以被稱為一次**件或收益。例如,**資產的收益、投資的意外收益或透過訴訟獲得的款項都是營業外收入。

收入示例

就**而言,收入是從稅收、費用、罰款、**間贈款或轉讓、證券銷售、礦產或資源權利以及任何銷售中獲得的資金。

對於非營利組織,收入是其總收入。其組成部分包括個人、基金會和公司的捐贈;**實體的贈款;投資;籌款活動;還有會費。

在房地產投資方面,收入是指物業產生的收入,如租金、停車費、現場洗衣費等,物業收入減去經營物業所發生的經營費用後,所得價值即為營業凈收入。

常見問題

收入和現金流是一回事嗎?

不,收入是公司從銷售產品和服務中賺取的錢。現金流量是現金流入和流出公司的凈額。收入是衡量公司銷售和營銷效率的一個指標,而現金流更像是一個流動性指標。收入和現金流應該一起分析,以全面審查公司的財務狀況。

如何創收?

對許多公司來說,收入來自產品或服務的銷售。因此,收入有時被稱為總銷售額。

收入也可以透過其他渠道獲得。發明家或藝人可以從許可、專利或版稅中獲得收入。房地產投資者可能從租金收入中獲得收入。聯邦和地方**的收入很可能是來自財產稅或所得稅的稅收收入。**也可能從**資產中獲得收入,或從債券中獲得利息收入。慈善機構和非營利組織通常從捐贈和贈款中獲得收入。大學可以從收取學費中獲得收入,也可以從捐贈基金的投資收益中獲得收入。

什麼是應計及遞延收入(accrued and deferred revenue)?

應計收入是指公司為交付尚未由客戶支付的商品或服務而賺取的收入。在權責發生制會計中,收入是在銷售交易發生時報告的,不一定代表庫存現金。遞延收入或非勞動收入可以被認為是應計收入的對立面,因為非勞動收入是指客戶為尚未交付的商品或服務預付的款項。如果一家公司已經收到預付貨款,它會將收入確認為非勞動收入,但在貨物或服務交付期間之前不會在損益表上確認收入。

一家公司能有正的收入卻有負的利潤嗎?

對。一家公司有生產銷售商品的成本,以及其他固定成本和債務,如稅款和貸款利息。因此,如果總成本超過收入,一家公司將獲得負利潤,儘管它可能會從銷售中帶來很多錢。

  • 發表於 2021-06-11 00:21
  • 閱讀 ( 10 )
  • 分類:金融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個人收入(personal income)和個人可支配收入(personal disposable income)的區別

個人收入(personal income)和個人可支配收入(personal disposable income)的區別 個人收入和個人可支配收入是兩個應該準確區分的術語,因為它們是可以互換使用的,儘管它們之間存在差異。個人收入與個人可支配收入的主要區別在於...

  • 發佈於 2020-10-24 14:50
  • 閲讀 ( 77 )

國民收入(national income)和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income)的區別

國民收入(national income)和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income)的區別 國民收入和可支配收入是衡量經濟繁榮程度的兩個重要經濟指標。國民收入和可支配收入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國民收入是一個國家一年內生產的所有商品和服務的總...

  • 發佈於 2020-10-25 04:15
  • 閲讀 ( 96 )

被動的(passive)和非被動收入(non-passive income)的區別

被動的(passive)和非被動收入(non-passive income)的區別 被動收入和非被動收入的主要區別在於,被動收入是指出租活動或投資者沒有實質性參與的任何其他商業活動產生的收入,而非被動收入則包括任何型別的主動收入,如工資...

  • 發佈於 2020-10-25 22:03
  • 閲讀 ( 82 )

營業收入

什麼是營業收入(operating income)? 營業收入是一個會計數字,衡量從企業經營中實現的利潤額,扣除營業費用,如工資、折舊和銷貨成本(COGS)。 營業收入也叫營業收入,是指公司的總收入,等於總收入減去COG,再減去所有的...

  • 發佈於 2021-05-31 10:21
  • 閲讀 ( 74 )

現金流和收入有何不同?

現金流和收入有何不同? 收入是公司從銷售產品和服務中賺取的錢。現金流量是現金流入和流出公司的凈額。收入是衡量公司銷售和營銷效率的一個指標,而現金流更像是一個流動性指標。收入和現金流都用來幫助投資者和分...

  • 發佈於 2021-06-01 11:59
  • 閲讀 ( 56 )

輔助收入

什麼是輔助收入(ancillary revenue)? 輔助收入是從不同於或增強公司主要服務或產品線的商品或服務中產生的收入。輔助收入是指非公司核心產品和服務產生的收入。 輔助收入的例子可以是一家冰淇淋公司開始銷售冰淇淋滑板車...

  • 發佈於 2021-06-05 02:48
  • 閲讀 ( 21 )

收入回報率–ror定義

什麼是收入回報率(return on revenue)? 收入回報率(ROR)是根據產生的收入量來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標。收入回報率比較每一美元收入產生的凈收入。 收益率是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最重要的財務指標之一。ROR也有助於確定一...

  • 發佈於 2021-06-10 23:35
  • 閲讀 ( 59 )

稅後凈收入(niat)

什麼是稅後凈收入(net income after taxes)? 稅後凈收入(NIAT)是一個財務術語,用於描述公司在繳納所有稅款後的利潤。稅後凈收入是一個會計術語,通常出現在公司的季度和年度財務報告中。稅後凈收入是指從收入中扣除所有費...

  • 發佈於 2021-06-12 12:39
  • 閲讀 ( 50 )

人均收入

什麼是人均收入(per capita income)? 人均收入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均收入。人均收入可以用來確定一個地區的人均收入,評價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一個國家的人均收入是用國民收入除以人口來計算的。 1:23 人...

  • 發佈於 2021-06-12 19:04
  • 閲讀 ( 32 )

營業收入與凈收入的區別是什麼?

營業收入與凈收入:概述 營業收入和凈收入都顯示了一個公司的收入,但這兩種收入的表達方式截然不同。這兩個指標都有各自的優點,但在計算中也有不同的扣減和積分。透過對這兩個數字的分析,投資者可以確定一家公司...

  • 發佈於 2021-06-14 21:41
  • 閲讀 (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