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主题与文学手法

威廉·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被认为是英语文学中主题最丰富的作品之一。这部悲剧剧讲述了哈姆雷特王子决定是否通过谋杀叔叔来报复父亲之死的故事,包括外表与现实、复仇、行动与不行动、死亡与来世的性质等主题。...

威廉·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被认为是英语文学中主题最丰富的作品之一。这部悲剧剧讲述了哈姆雷特王子决定是否通过谋杀叔叔来报复父亲之死的故事,包括外表与现实、复仇、行动与不行动、死亡与来世的性质等主题。

外表与现实

外表与现实是莎士比亚戏剧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它经常质疑演员与人之间的界限。在《哈姆雷特》的开头,哈姆雷特发现自己在质疑自己有多信任这个幽灵。这真的是他父亲的鬼魂吗?还是一个邪恶的灵魂想要把他带进杀戮的罪恶?不确定性仍然是整个剧本叙事的核心,因为鬼魂的陈述决定了叙事的大部分动作。

哈姆雷特的疯狂模糊了外表和现实之间的界限。在第一幕中,哈姆雷特明确表示他计划装疯。然而,在整个过程中,越来越不清楚的是,他只是假装疯了。也许这种困惑的最好例子发生在第三幕,哈姆雷特拒绝了奥菲莉亚,让她完全困惑于他对她的爱的状态。在这一幕中,莎士比亚出色地反映了他在语言选择上的困惑。当哈姆雷特告诉奥菲莉亚“带你去尼姑庵”时,伊丽莎白时代的观众会听到一个双关语,说“尼姑庵”是虔诚和贞洁的地方,以及当代俚语“尼姑庵”是妓院的意思。这种对立的崩溃不仅反映了哈姆雷特头脑的混乱状态,也反映了奥菲莉亚(和我们自己)无法正确解读他。这一时刻呼应了更广泛的主题,即无法解释现实,这反过来又导致哈姆雷特与复仇和无所作为的斗争。

文学手段:游戏中的游戏

外观与现实的主题反映在莎士比亚的剧中比喻中。(考虑一下莎士比亚所说的“全世界的舞台”),当观众观看哈姆雷特的戏剧演员(在这里,谋杀Gonzago)时,建议他们放大并考虑他们自己可能在舞台上的方式。例如,在剧中,克劳迪斯的谎言和外交手段显然是简单的伪装,哈姆雷特的装疯也是如此。但奥菲莉亚对她父亲要求她停止看哈姆雷特的天真默许难道不是另一种借口,因为她显然不想抛弃她的情人吗?因此,莎士比亚全神贯注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扮演演员的方式,即使我们无意成为演员。

报复和行动与不行动

复仇是《哈姆雷特》中行动的催化剂。毕竟,正是鬼魂的命令哈姆雷特为自己的死亡寻求报复,迫使哈姆雷特采取行动(或不行动,视情况而定)。然而,《哈姆雷特》并不是一部简单的复仇剧。相反,哈姆雷特不断推迟他本该进行的报复。他甚至考虑自杀,而不是杀死克劳迪斯;然而,关于来世的问题,以及他是否会因为自杀而受到惩罚,仍然是他的问题。同样,当克劳迪斯决定一定要杀死哈姆雷特时,克劳迪斯会将王子带着一张便条送到英国处决他,而不是亲自动手。

与哈姆雷特和克劳迪斯的无所作为形成直接对比的是莱尔提斯的有力行动。莱尔提斯一听到父亲被谋杀的消息,就立即返回丹麦,准备向肇事者报仇。只有通过谨慎而巧妙的外交手段,克劳迪斯才能使愤怒的莱尔提斯相信哈姆雷特是谋杀案的罪魁祸首。

当然,在剧的结尾,每个人都在报仇:克劳迪斯去世时,哈姆雷特的父亲;普罗尼尔斯和奥菲莉亚,就像莱尔提斯杀死哈姆雷特一样;哈姆雷特本人,因为他杀死了莱尔提斯;就连格特鲁德也因为通奸而被毒死。此外,挪威王子福廷布拉斯(Prince Fortinbras)也进入丹麦,发现大多数冒犯王室的人都被杀害了。福廷布拉斯当时正在为他父亲在丹麦的死寻求报复。但也许这一致命的连锁网络传递了一个更为清醒的信息:即一个重视复仇的社会的破坏性后果。

死亡、罪恶和来世

从这出戏一开始,死亡的问题就迫在眉睫。哈姆雷特父亲的鬼魂让观众对剧中的宗教力量感到好奇。鬼魂的出现意味着哈姆雷特的父亲在天堂还是地狱?

哈姆雷特与来世的问题作斗争。他想知道,如果他杀了克劳迪斯,他自己是否会下地狱。特别是考虑到他对鬼魂的话缺乏信任,哈姆雷特怀疑克劳迪斯是否像鬼魂说的那样有罪。哈姆雷特想毫无疑问地证明克劳迪斯有罪的愿望导致了剧中的许多动作,包括他委托的一幕戏。即使哈姆雷特差点杀了克劳迪斯,举起他的剑在教堂里杀了不经意的克劳迪斯,他也会停下来思考来世的问题:如果他在祈祷时杀了克劳迪斯,这是否意味着克劳迪斯会上天堂?(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幕中,观众刚刚目睹了克劳迪斯在祈祷时所面临的困难,他自己的内心充满了罪恶感。)

自杀是这个主题的另一个方面。《哈姆雷特》发生在一个盛行的基督教信仰宣称自杀会把受害者下地狱的时代。然而,被认为是自杀身亡的奥菲莉亚被埋葬在圣地。事实上,她最后一次出现在舞台上,唱着简单的歌,分发鲜花,似乎表明她是无辜的——这与她死亡的罪恶性质形成了鲜明对比。

哈姆雷特在他著名的“生存还是毁灭”独白中挣扎着自杀的问题。在考虑自杀时,哈姆雷特发现“对死后某物的恐惧”让他停了下来。这一主题与《哈姆雷特》最后一幕中的骷髅相遇相呼应;他惊讶于每个头骨的匿名性,甚至连他最喜欢的小丑约里克的头骨都认不出来。因此,莎士比亚展现了哈姆雷特为理解死亡之谜所做的努力,这使我们甚至与我们身份的最基本方面也产生了分歧。

  • 发表于 2021-10-16 23:43
  • 阅读 ( 177 )
  • 分类:人文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文学手法(literary devices)和辞格(figures of speech)的区别

...的垮台 原型——代表人性普遍模式的重复出现的符号或主题(例如:英雄、恶棍、遇险少女) 衬托——将两个人物并列,以突出他们性格上的差异 什么是辞格(figures of speech)? 修辞格是一种表达形式,在这种表达方式中,单词...

  • 发布于 2020-10-18 03:48
  • 阅读 ( 755 )

独白(monologue)和独白(soliloquy)的区别

...独白就过时了。作为一个伟大的独白的例子,我们可以把哈姆雷特的独白命名为“生存还是毁灭”。 独白(monologue)和独白(soliloquy)的区别 •独白是戏剧中的一个角色对其他角色或观众所作的长篇演讲,而独白则是一个角色对自...

  • 发布于 2020-10-24 11:30
  • 阅读 ( 1188 )

主题(the motif)和主题(theme)的区别

...看看两种不常被提及的,但却很重要的文学手法:母题和主题。 什么是主题(a motif)? 母题是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一种模式,有助于强化主旋律。它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象征性的,并且不断地表现出来,强化了思想或潜在的主...

  • 发布于 2021-06-24 18:35
  • 阅读 ( 752 )

对立(antithesis)和矛盾修饰法(oxymoron)的区别

...毁灭,这是个问题- “受苦是否更高尚”—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那是最好的时代,那是最坏的时代,那是智慧的时代,那是愚蠢的时代,那是信仰的时代,那是怀疑的时代,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狄...

  • 发布于 2021-06-27 16:31
  • 阅读 ( 769 )

什么是交叉(a chiasmus)

...在浪费我。 (理查二世) “言行一致,言行一致。” (哈姆雷特) “因为这是一个有待我们去证明的问题,是爱情带来财富,还是财富带来爱情。” (哈姆雷特) “犯规是公平的,公平就是犯规。” (麦克白) “一个人的...

  • 发布于 2021-06-27 17:15
  • 阅读 ( 247 )

文学手段(literary devices)和诗意的装置(poetic devices)的区别

...你,但我的主,没有什么必须……” (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仪表 “但是,温柔!从那边窗户射进来的是什么光?那是东方,朱丽叶是太阳。起来吧,美丽的太阳,杀了嫉妒的月亮,他已经病了,因悲伤而苍白……...

  • 发布于 2021-07-14 02:29
  • 阅读 ( 672 )

什么是戏剧?文学定义与实例(drama? literary definition and examples)

...的瘟疫,如果他这样做了,他会怎么办?在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王子是否会为他父亲的死报仇,并通过谋杀剧中的对手克劳迪斯来摆脱他讨厌的鬼魂和漂浮的匕首? 戏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口头对话,让观众...

  • 发布于 2021-09-02 09:47
  • 阅读 ( 285 )

修辞格:作为一种文学手段的撇号

...话:“我可以把你比作一个夏天吗?”它也出现在戏剧《哈姆雷特》中,剧中主人公对他母亲嫁给克劳迪斯感到愤怒。哈姆雷特在第一幕中对抽象的“脆弱”喊道:“脆弱,你的名字是女人!” 在埃德加·艾伦·坡(Edgar Allen Po...

  • 发布于 2021-09-14 10:43
  • 阅读 ( 279 )

什么是离题(digression?)

...尔逊,2011年) “离题是智慧的灵魂。把但丁、弥尔顿或哈姆雷特父亲的鬼魂的哲学旁白拿走,留下的是枯骨。”(来源:雷·布拉德伯里,华氏4511953年) 罗伯特·伯顿谈愉快的离题“关于这种想象,由于它在产生这种疾病方面...

  • 发布于 2021-09-22 05:11
  • 阅读 ( 280 )

华氏451度主题与文学手法

...氏451度》(Fahrenheit 451)阐述了审查、自由和技术的复杂主题。与大多数科幻小说不同,华氏451并不把科技视为一种普遍的商品。相反,这部小说探索了技术进步使人类更少自由的潜力。布拉德伯里以直截了当的写作风格对这些...

  • 发布于 2021-09-24 05:54
  • 阅读 ( 4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