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ischemia)和梗塞(infarction)的區別

細胞生存需要氧氣和葡萄糖等重要因素。當這些代謝物得不到充分供應時,細胞內就會發生病理性細胞變化,如果不加以糾正,就會導致細胞死亡。缺血和梗死是由於缺乏這些重要因素進入細胞而引起的。動脈機械性阻塞導致缺氧的動脈阻塞,缺氧是缺血的基礎。靜脈引流障礙也會導致缺血性組織損傷。梗死是指由於動脈閉塞或靜脈引流受阻而產生的缺血性壞死區域。缺血與梗死的關鍵區別在於壞死只發生在梗死部位,而不發生在缺血部位。...

缺血(ischemia)和梗塞(infarction)的區別

細胞生存需要氧氣和葡萄糖等重要因素。當這些代謝物得不到充分供應時,細胞內就會發生病理性細胞變化,如果不加以糾正,就會導致細胞死亡。缺血和梗死是由於缺乏這些重要因素進入細胞而引起的。動脈機械性阻塞導致缺氧的動脈阻塞,缺氧是缺血的基礎。靜脈引流障礙也會導致缺血性組織損傷。梗死是指由於動脈閉塞或靜脈引流受阻而產生的缺血性壞死區域。缺血與梗死的關鍵區別在於壞死只發生在梗死部位,而不發生在缺血部位。

目錄

1. 概述和主要區別
2. 什麼是缺血
3. 什麼是梗塞
4. 缺血與梗死的相似性
5. 並列比較-缺血與梗死的表格形式
6. 摘要

什麼是缺血(ischemia)?

缺血是醫學上最常見的細胞損傷形式。動脈機械性阻塞導致缺氧是缺血的基礎。靜脈引流障礙也會導致缺血性組織損傷。與缺氧時不同的是,在缺氧狀態下,通過無氧呼吸產生能量,在缺血狀態下,糖酵解的底物供應不會發生。因此,不僅存在缺氧,而且存在能量不足。因此,缺血時細胞損傷比缺氧快,與缺血無關。

缺血機制

由於缺氧,氧化磷酸化不會發生。同時,糖酵解因缺乏底物而受到抑制。因此,沒有足夠的ATP來維持細胞離子泵。這會導致電池內的電解質失衡。

與缺血相關的細胞變化

  • 細胞骨架的分散和氣泡的形成
  • 退行性細胞膜細胞內髓鞘的出現
  • 線粒體腫脹
  • 擴張器

如果在缺血開始後30-40分鐘內糾正缺氧,這些變化是可逆的。

缺血(ischemia)和梗塞(infarction)的區別

圖01:下肢缺血

缺血時細胞死亡主要通過激活凋亡途徑和壞死發生。細胞器逐漸退化,有細胞酶流出到細胞外空間。細胞外大分子開始進入細胞。最終死亡的細胞團被由磷脂組成的髓鞘圖形所取代。

什麼是梗塞(infarction)?

梗死是指由於動脈閉塞或靜脈引流受阻而產生的缺血性壞死區域。

梗塞原因

  • 動脈血栓和栓塞
  • 動脈粥樣斑塊出血
  • 腫瘤壓迫動脈
  • 血管扭轉
  • 雖然靜脈阻塞可引起梗塞,但它通常以充血結束,特別是只有一個輸出靜脈的血管受到影響。

紅梗塞

在疏鬆、海綿狀組織、雙循環組織和靜脈網充血的組織中發生靜脈阻塞。

白梗塞

這些發生是由於動脈閉塞的實體**與動脈末梢供應。

化膿性腦梗死

微生物在壞死組織中的定植形成敗血性腦梗死。

影響腦梗死形成的因素

  • 病變區血管供應的解剖學研究
  • 阻塞率
  • 組織對缺氧的脆弱性
  • 低氧血癥
缺血(ischemia)和梗塞(infarction)的區別

圖02:梗死

除了大腦外,幾乎所有身體**的梗塞都會導致凝固性壞死。在大腦中,梗塞導致液化性壞死。

缺血(ischemia)和梗塞(infarction)的共同點

  • 兩種情況下都會發生組織損傷
  • 缺氧是缺血和梗死的根本原因

缺血(ischemia)和梗塞(infarction)的區別

缺血與梗死
缺血是醫學上最常見的細胞損傷形式。動脈機械性阻塞導致缺氧是缺血的基礎。靜脈引流障礙也會導致缺血性組織損傷。 梗死是指由於動脈閉塞或靜脈引流受阻而產生的缺血性壞死區域。
壞死
不會發生壞死。 發生壞死。

總結 - 缺血(ischemia) vs. 梗塞(infarction)

缺血是醫學上最常見的細胞損傷形式。動脈機械性阻塞導致缺氧是缺血的基礎。靜脈引流障礙也會導致缺血性組織損傷。另一方面,梗死可以定義為由於動脈阻塞或靜脈引流阻塞而產生的缺血性壞死區域的過程。缺血壞死發生在這兩個過程中,並不是只發生在這兩個病理過程中。

心肌缺血的pdf版本下載

你可以下載這篇文章的PDF版本,並按照引文說明離線使用。請在這裡下載PDF版本缺血和梗塞的區別

引用
圖片說明:
1.’Ischemia’By Jmh649 (James Heilman, M.D.). – Own work., (CC BY-SA 3.0) via Comm*** Wikimedia 
2.’heart attack anatomy’ by ravindra gandhi (CC BY-SA 2.0) via Flickr 
  • 發表於 2020-10-25 00:03
  • 閱讀 ( 50 )
  • 分類:健康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吻合(anastomosis)和側支迴圈(collateral circulation)的區別

...塞的周圍,它為組織提供足夠的血液。因此,側支迴圈對缺血性腦卒中、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和周圍動脈疾病的患者有重要意義。 目錄 1. 概述和主要區別 2. 什麼是吻合術 3. 什麼是側支迴圈 4. 吻合與側支迴圈的相似性 5. 並排比較...

  • 發佈於 2020-09-22 18:18
  • 閲讀 ( 42 )

冠狀動脈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和動脈粥樣硬化(atherosclerosis)的區別

...硬化時,動脈管腔阻塞導致心肌灌注減少,最終導致心肌缺血。這種情況被認為是冠狀動脈疾病。因此,動脈粥樣硬化是導致冠心病的病理事件。這是冠狀動脈疾病和動脈粥樣硬化的關鍵區別。 目錄 1. 概述和主要區別 2. 什麼是...

  • 發佈於 2020-10-16 10:01
  • 閲讀 ( 59 )

腦出血(brain hemorrhage)和(打、擊等的)一下(stroke)的區別

...的血液供應受損。此外,根據中風發生的方式,中風分為缺血性中風和出血性中風兩大類。 缺血性中風 缺血性中風是由於腦血管阻塞引起的腦部供血障礙。事實上,絕大多數中風都是缺血性中風。 原因 血栓和栓塞 導致血栓...

  • 發佈於 2020-10-18 11:37
  • 閲讀 ( 56 )

缺血性結腸炎(ischemic colitis)和腸繫膜缺血(mesenteric ischemia)的區別

...臟彎曲處的拇指印狀特徵。 什麼是腸繫膜缺血(mesenteric ischemia)? 腸繫膜缺血是由於小腸壁供血不足所致。這種情況的一些表現是飯後兩小時左右出現腹痛、體重減輕、大便有時血便、腸道習慣改變、噁心嘔吐。超聲多普勒、腹...

  • 發佈於 2020-10-18 18:21
  • 閲讀 ( 44 )

缺血性(ischemic)和出血性中風(hemorrhagic stroke)的區別

關鍵區別-缺血性中風與出血性中風 中風是由於大腦血液供應中斷而導致的大腦功能紊亂。在缺血性中風中,這種中斷是由於血管阻塞所致,而在出血性中風中,腦迴圈中的血管受損,導致血液洩漏到細胞外空間,同時剝奪神...

  • 發佈於 2020-10-20 03:29
  • 閲讀 ( 42 )

cva公司(cva)和(打、擊等的)一下(stroke)的區別

...具體區別。然而,我們將在這裡詳細討論中風的型別,如缺血性中風、出血性中風、病因及其臨床特點、危險因素和治療等。 目錄 1. 概述和主要區別 2. 什麼是中風 3. 什麼是CVA 4. 並列比較-急性和亞急性心內膜炎的表格形式 5. ...

  • 發佈於 2020-10-20 03:31
  • 閲讀 ( 40 )

肌鈣蛋白i(troponin i)和肌鈣蛋白t(troponin t)的區別

...蛋白是參與肌肉收縮的重要蛋白質分子。由於肌鈣蛋白在缺血性心臟病中作為心臟標誌物的重要作用,其研究日益增多。在人體生理學中,有三種類型的肌鈣蛋白。三個獨立的基因編碼這三種類型的肌鈣蛋白:肌鈣蛋白C、肌鈣...

  • 發佈於 2020-10-22 03:42
  • 閲讀 ( 51 )

深靜脈血栓(dvt)和襯墊(pad)的區別

...sence of collateral supply Speed of ***et Mechani** of injury 慢性下肢缺血 PAD對下肢的影響比上肢更為頻繁。 在慢性下肢缺血中,患者有兩個突出的臨床特徵。 間歇性跛行 行走時小腿通常會感到劇烈疼痛。這是由於肌肉供血不足而引起的...

  • 發佈於 2020-10-24 08:25
  • 閲讀 ( 58 )

鐮狀細胞病(sickle cell disease)和鐮狀細胞性貧血(sickle cell anemia)的區別

...蛋白聚合,導致紅細胞變形、溶血性貧血、微血管阻塞和缺血性組織損傷。鐮狀細胞貧血是一種嚴重的遺傳性貧血,它是鐮狀細胞病的結果,在低氧條件下,血紅蛋白的突變形式使紅細胞扭曲成新月形。鐮狀細胞病有一組病理表...

  • 發佈於 2020-10-25 02:54
  • 閲讀 ( 61 )

缺氧(hypoxia)和缺血(ischemia)的區別

缺氧(hypoxia)和缺血(ischemia)的區別 缺氧和缺血都是由於體內供氧不足而引起的疾病,但缺氧和缺血是有區別的。這兩種疾病的關鍵區別在於,缺氧是指身體或身體某個部位缺乏足夠的氧氣供應,而缺血則是組織的血液供應減少...

  • 發佈於 2020-10-28 22:34
  • 閲讀 ( 59 )
pw422317
pw422317

0 篇文章

作家榜

  1. admin 0 文章
  2. 孫小欽 0 文章
  3. JVhby0 0 文章
  4. fvpvzrr 0 文章
  5. 0sus8kksc 0 文章
  6. zsfn1903 0 文章
  7. w91395898 0 文章
  8. SuperQueen123 0 文章

相關推薦